放胆
▲40岁反而更多烦恼,舒淇、林志玲和贾静雯轻松以对
▲40岁反而更多烦恼,舒淇、林志玲和贾静雯轻松以对。(图/脸书) 虽说“30而立、40而不惑”,但大多数人走到40岁大关,仍旧对未来怀有更多迷惘。毕竟在世俗眼光里,40岁往往意味着无论工作、感情、家庭,都已经要达到一个稳固,或者更上一层楼的阶段
▲40岁反而更多烦恼,舒淇、林志玲和贾静雯轻松以对
▲40岁反而更多烦恼,舒淇、林志玲和贾静雯轻松以对。(图/脸书) 虽说“30而立、40而不惑”,但大多数人走到40岁大关,仍旧对未来怀有更多迷惘。毕竟在世俗眼光里,40岁往往意味着无论工作、感情、家庭,都已经要达到一个稳固,或者更上一层楼的阶段
“我殷切地期待和盼望:我不会感到任何羞愧,而是放胆无惧
“我殷切地期待和盼望:我不会感到任何羞愧,而是放胆无惧,不管是生是死,都要使基督在我身上得到尊崇。” 你生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保罗肯定至少有两个目标:“我不想感到羞愧但想成为勇敢的传教士”,“我要基督被我被高举,无论生死。” 你的是什么?你会加入保罗的终极目标吗?这些终极目标如何有利于我们?什么使我们很难忍受去为这些终极目标而活? 为我们牺牲和全能的上帝,请原谅我的罪与优先次序不当的罪恶的生活
中世纪罗马教会视神职人员为圣品人员,信徒只为平俗阶层
中世纪罗马教会视神职人员为圣品人员,信徒只为平俗阶层,马丁路德针对此流弊提出异议,主张“信徒皆祭司”(Priesthood of All Believers),他在《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书》中写道:“即除了职分和职务以外,在平信徒和神父、贵族和主教、宗教界和世俗界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根本的差别,更没有阶级地位的不同。” 受近世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兴起影响,教会发展有走向偏颇,把这信仰理解为每个信徒都是祭司,故无需假手于神职人员,信徒都可直接到上帝面前,处理一切属灵事工,包括施洗、祝餐和宣讲圣道。这是对路德“信徒皆祭司”的误解,使信徒的祭司职分受到另类被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