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故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老君开天”,道教掌故之一。“老君”作为道教教主的尊称,长期以来流传种种故事,“开天辟地”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根据《太上老君开天经》的描述,未有天地之先,太上老君处于空玄寂寥之外、玄虚之中
图为赵伟斌在公园教小朋友舞狮。 阮成玉摄每逢周末,广州人民公园里都有不少市民踢花毽。 四五个人围成一圈,脚一勾一绕,毽子就轻巧地传递起来
“哈利……哈利……”脑海里浮现魅影般的呼唤,我止步再细听,那一声声的召唤,似是隐藏在不远处潺潺的水声里。我再度迈开脚步,沿着越来越清晰的声响,足迹被勾来了康河边。 “一个台湾的哈利波特,闯荡于走过八百年历史且仍然不断在撼动世界的魔法学校
退休报人王振春最近出版新书《话说密驼路》,这也是他的“根的系列”第14本。 密驼路(Middle Road),也叫海南一街。本书记录了作者对密驼路的记忆,包括建筑物、人物和事物,是一本难得的历史掌故
为加强公众对澳门电影及相关行业的关注,了解澳门放映业百年发展,文化局制作以澳门戏院及放映业历史为主题的纪录片《解画》,于恋爱‧电影馆特设5场《解画》公众放映活动,公众可自2月27日上午10时起报名入场观影。 《解画》澳门放映业纪录片由刘景愉担任导演,集结了本地影视创作力量,透过采访学者及影院从业人员,讲述澳门放映业百年沧桑的故事,呈现澳门戏院的发展历程。文化局冀透过纪录片加深市民大众对澳门电影及相关行业的支持和关注,于恋爱‧电影馆特设5场《解画》公众放映活动,费用全免
《梦溪笔谈》采用百科全书形式,集文数百篇,作者沈括(1031−1095 年)是宋代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及博学之士。此书因写于润州作者自己的梦溪园(今江苏镇江)而得名,所涉领域甚为广泛,内容包括天文、物理、数学、地质、地理、生物医学及当时的政经军事、艺文掌故等,还总结了北宋(960−1127 年)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对于研究北宋社会政治、科技、经济诸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是中国科技史非常重要的文献。其中,所记载的毕升(990−1051 年)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活字印刷的可靠史料
历史上将国家的旧制旧例称作“掌故”,后来泛指一国的典章制度或乡里人物等故实。道教掌故即在道门中被广泛认可的制度或故事。 道教掌故相当之多,从组织体制到归依礼仪,从修持法门到神仙故事,都留下了各种各样的可以凭依的东西,可见道教掌故涉及面相当之大;不过,从体式上看,人们往往将那些流传久远广为传颂的神仙道人故事以及出于布道活动而形成的事件、礼仪、法度当作道教掌故
本书收有黄裳致李辉信札一百余通,这批信札写于1988年至2011年,生动具体地反映黄裳晚年与李辉的交往。书信内容涉及人物评骘、文坛掌故、文学品鉴等,所论皆率性而谈,娓娓道来。本书是了解和研究当代文坛的好资料,也是体现书信写作魅力的上佳文本
土产土制土瓜湾团 2013年3月24日-星期日 (满额) 土瓜湾于1920年代开始,由乡村转变为城市,不少工厂、店铺和民居纷纷进驻。片场、报馆、屈臣氏、五羊牌电池厂、煤气厂的白雾,牛骨厂与屠房俱是土瓜湾居民的集体回忆。而在中国历史里,传说宋帝亦曾在土瓜湾居留,后来更御赐衣物以犒赏土瓜湾村民的护驾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