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
纸博物馆从日本传统的“和纸”和推动了近代日本经济发展的“洋纸”两个方面介绍纸的历史、文化与产业发展的情况。它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以纸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保存4万件资料与1.5万本书籍,向一般民众公开展示。 昭和25年(1950)6月8日,纸博物馆建成于著名的“洋纸发祥地”——东京都北区王子
1970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9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重庆。曾参与的展览有:“上海精文艺术大展”,上海;2002年“北京国际城市雕塑邀请展”,北京;“重庆美术馆开馆系列展之耐人寻味的艺术”,重庆;2003年“北京首届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全国十所美术院校作品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2004年日本大分国际雕塑展“日本朝苍文夫纪念馆”,日本;2005年“第二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2006年“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中华世纪坛现代艺术馆,北京;2007年“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展1985-2007”,广东美术馆,广州等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全国多地举行了以“航天点亮梦想”为主题的航天日科普活动,为青少年科普航天知识、激发爱国热情。 在今年航天日的主场活动举办地海南,由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本在博物馆里免费展出,让本地高校学生和社会公众首次见到来自月球的样本。 在北京刚开馆不久的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航小科科普馆,学生们正在聆听航天科普专家揭秘奥运火炬的“航天黑科技”
因景区提升工作需要,无棣古城景区、碣石山景区、千年古桑园景区于2022年3月12日起暂停营业,期间不接待游客,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因网络系统、电力系统升级,无棣县文化馆于3月12日起暂停对外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为迎接110周年校庆,学校对校史馆进行了提升改造,改造后的校史馆已于4月22日重新开馆。 校史馆基本展陈为新开设的“清华大学110年校史展览”。与百年校史展相比,展览内容更丰富、展出形式更多样、展场环境更优化,以生动的图片文字、数百件珍贵实物和许多互动场景,反映了清华的悠久历史、发展成就、办学理念和优良传统
日前,由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和温州市龙湾区共同推进建设的“德乡仪品体验馆”正式开馆,龙湾市民今后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地道川货。 据了解,为推动产业及消费帮扶,2021年11月,仪陇县工作组来到龙湾区开展东西部协作与交流合作的产销对接工作。经过两地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2022年6月,确定了德乡仪品体验馆的建设地址和建设方案,并于8月完成体验馆装修
本文摘要:6月23日,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指导,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书院创意与融合论坛”在福建福州鳌峰书院启动,来自两岸的书院山长、专家学者近百人参与论坛活动。论坛启动仪式上举办了“海峡两岸书院联盟”开馆与签下仪式,鳌峰书院、正谊书院等10家福建书院与象山书院、咸临书院、命元书院等8家台湾书院首批入盟。 6月23日,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指导,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书院创意与融合论坛”在福建福州鳌峰书院启动,来自两岸的书院山长、专家学者近百人参与论坛活动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是由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政府支持的股份制博物馆。该博物馆以征集、保护、研究、展示发源于青藏高原地区的藏医药历史文化遗产、藏医药发展进程物证、珍贵文物和藏族文化艺术彩绘为宗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大型藏医药博物馆。 藏医药文化博物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生物产业园区,于2005年3月破土动工,2006年10月落成,2007年5月正式开馆
上海科技馆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市民科学文化素养而投资兴建的重大公益性社会文化项目,是全国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上海科技馆始终坚持以丰富多彩的常设展,紧跟热点的临时展、贴近观众的教育活动和震撼心灵的科学大片吸引各方宾客,自开馆以来,已吸引了海内外2000多万观众。 中国科学技术馆的主要教育形式为展览教育,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鼓励公众动手探索实践,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而且注重培养观众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发布者:通知公告管理员责任编辑:发布时间:2020-09-04浏览次数:855 根据《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各级各类学校2020年秋季开学工作的通知》(皖教秘〔2020〕364号)等文件精神和皖西学院秋学期开学工作相关部署,图书馆已于8月31日按照学校最新防疫要求开馆,为进一步做好图书馆读者服务和疫情防控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入馆读者必须通过学校防疫健康检测,符合线下集中学习要求。入馆后自觉遵守学校防疫工作有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保持社交距离。 1.凭个人有效证件进入图书馆,不得使用他人证件入馆、借阅书刊和预约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