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潜
4月22日,万米载人潜水器征名活动在央视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正式推出。活动一经推出,网络上掀起一波“起名才艺大比拼”,在收到了近十万网友的命名,并经过激烈的battle后,征名活动十强名单出炉。再经由专项总体专家组、业主单位、科研团队代表组成的评议组评议,潜水器名字最终出炉
马尔代夫MV Theia号船宿,长32米,船身优美,专为您提供探索马尔代夫令人惊叹的海底世界的奢华之旅。M/V Theia号船宿拥有9间装饰高雅带空调的客舱,全部配有套间浴室。MV Theia号船宿最多可入住18名乘客,以确保您享有舒适的住宿体验
潜水是远离世界上所有噪音、污染和麻烦的理想场所。你立即听到除了你自己在水中呼吸的声音。没有人说话,电话也没有响起! 所有的接触都是通过手势进行的
本报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吴月辉)20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 入选的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科学研究启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全球系统星座部署完成;深潜再传捷报,我国无人潜水器和载人潜水器均取得新突破;我国率先实现水平井钻采深海可燃冰;科学家找到小麦“癌症”克星;科学家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科学家重现地球3亿多年生物多样性变化历史;我国最高参数“人造太阳”建成;科学家攻克20余年悬而未决的几何难题;机器学习模拟上亿原子:中美团队获2020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 据介绍,此项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27次,对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阻燃面料一般可分成半耐久性阻燃梳理纺织物和耐久性阻燃化学纤维面料。这两种面料本质区别便是耐久性阻燃面料的具备耐久性阻燃实际效果,一旦脱离明火会自动熄灭,不容易引起二次火灾事故。而且不畏水清洗,触感舒服
值此“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之际,谨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向所有致力于深海装备研发、深渊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奋斗者”号研制及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今天的“奋斗者”号,你们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自立自强的勇气,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希望你们继续弘扬科学精神,勇攀深海科技高峰,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人类认识、保护、开发海洋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七零二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颜开表示,目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经顺利结束了研制阶段,将从2013年开始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即应用阶段,真正用于海洋科学考察研究。在未来1至2年间,将研制“蛟龙号”的后续型号,实现几个关键部件的国产化研制,达到4500米水深的潜水能力。 颜开说,进入到海洋科学考察阶段后,“蛟龙号”将主要进行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烟囱(海底板块之间喷出的金属热液硫化物)、可燃冰等海底资源的考察;今年夏天还将到太平洋进行考察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面向国际海洋科学前沿,以“海洋强国”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深海科学研究为主题,着力发展大洋钻探、海底观测和载人深潜等国际深海研究关键领域,以“气候变化低纬驱动”和“西太平洋地质演变”为学术主攻目标,瞄准地球圈层系统和海陆相互作用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并致力于推动多学科交叉发展及新技术和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努力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深海基础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实验室以古海洋学与古环境、大陆边缘演化与海洋沉积学、海底资源、深海生物地球化学和海底过程与观测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拥有包括激光溶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承担国家973、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一系列大型科研课题,发表大量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论文,逐渐成为以面向深海和海陆结合为特色、与国际深海研究前沿接轨的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进行IODP等深海基础研究的国家级基地以及我国深海科学教育的基地。 实验室拥有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教授为战略科学家的优秀学术梯队,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2人、青拔2人等
最终,2022年上海赛艇公开赛4.2公里追逐的大学组冠军在观众的欢呼声中诞生了。上海海洋大学代表队获得男子8人单人桨舵手项目冠军,同济大学代表队和上海科技大学代表队分别获得第二名和第三名;混合八人单人桨舵手比赛的前三名分别是同济大学队、上海交通大学队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队。 "能够在主场取得如此理想的成绩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非凡的鼓励
由中船重工七〇二所牵头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自主设计集成并完成海上试验的世界上同类作业型潜水器中下潜深度最大的潜水器。在“ 蛟龙号” 顺利交付之后, 从2009年至2012年, 蛟龙号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下潜至7062米,说明“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