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8月31日,由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西南大学、重庆市历史学会、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暨《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新书发布座谈会”在西南大学举行。该丛书共六卷,历经数年编撰,以生动的故事和图片再现了抗战大迁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从2013年开始策划,2020年7月正式出版,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与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推出
我们非常重视维护土地和水路我们都喜欢的承诺。我们怎样做才能恢复我们的河流,保护我们的鱼类和鸟类,并保护我们的家园的地方史的工作感到骄傲。 满足我们社区的能源需求,需要的电力设施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的自然环境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曾小勇,女,重庆市万州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副教授。1984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11月28日,由研究生工作部、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治学·修身”研究生学术论坛在长清湖校区崇德楼107教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秦铁柱老师,作了题为“安作璋先生的治史思想”的报告,学院研究生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秦铁柱老师以安作璋先生的早期生活经历为切入点,简单介绍安作璋先生的家学渊源和求学经历
2016年4月6日下午,威尼斯官方网站登录聘任安介生先生为兼职教授仪式暨安介生教授学术报告会在我院会议室举行,郝平院长代表学校向安介生教授颁发聘书,并主持了本场报告会。 安介生先生祖籍北京市,生于山西介休,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人文地理、中国移民史、中国古代史与山西地方史等。出版《山西移民史》、《历史民族地理》、《历史地理与山西地方史新探》等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各类重大项目近10项,是当前我国历史地理学科领域中的中坚学者
全书分为“地区篇”及“民生篇”,前篇重点介绍二战前后发展的地区,诸如港人熟悉的春秧街、加多利山、李郑屋邨、广播道等,其得名及相关掌故,为读者娓娓道来;后篇从民生角度切入,还原老香港的生活面貌,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新旧各辈香港人而言,无异于提供了一次重温昔日时光的珍贵机会。 萧国健,香港珠海学院中国文学及历史研究所暨中国文学系教授、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博物馆专家顾问,历任各大学术机构名誉研究员、客座教授及专题讲师。研究范围包括地方史、明清史、方志学、族谱学等,出版专著、发表论文数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