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
内容摘要:本报讯(记者 任朝霞)“我的外婆家就在愚园路上,童年时走过这条百年马路无数遍,本以为自己对这里再熟悉不过了“四史”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暑假伊始,团队精心设计“读四史”“宣四史”“践四史”系列活动 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任朝霞)“我的外婆家就在愚园路上,童年时走过这条百年马路无数遍,本以为自己对这里再熟悉不过了,然而通过这次‘四史’调研,让我重新认识了这条马路。”在参加“寻访愚园路的红色印记——我身边的上海‘四史’”调研后,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火红色文化服务团队志愿者代表华旻颇有感触地说
饶宗颐教授生于广东潮安,1949年定居香港,对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有深入研究,在上古史、地方史、甲骨学、简帛学、目录学、楚辞学、敦煌学、宗教学、考古学和文学等多个范畴取得丰硕的成果,并提出了独到的创见,是当代其中一位最具影响力的殿堂级华学大师。是次展览透过饶教授的生活照片、私人信函、学艺成果、文学创作及其他文献资料等200多项展品,从人生、学术、艺术及文学等方面,讲述一位以香港为家的学人专注于中华文化的研究,最终成为一位享誉国际的国学泰斗,为香港、国家及世界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1962年,饶宗颐教授因《殷代贞卜人物通考》 获法兰西学院颁授有“汉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儒林特赏”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8月31日,由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西南大学、重庆市历史学会、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暨《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新书发布座谈会”在西南大学举行。该丛书共六卷,历经数年编撰,以生动的故事和图片再现了抗战大迁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从2013年开始策划,2020年7月正式出版,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与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推出
我们非常重视维护土地和水路我们都喜欢的承诺。我们怎样做才能恢复我们的河流,保护我们的鱼类和鸟类,并保护我们的家园的地方史的工作感到骄傲。 满足我们社区的能源需求,需要的电力设施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的自然环境的建设,运行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