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8月31日,由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西南大学、重庆市历史学会、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暨《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新书发布座谈会”在西南大学举行。该丛书共六卷,历经数年编撰,以生动的故事和图片再现了抗战大迁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从2013年开始策划,2020年7月正式出版,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与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推出
省委构造部、宣传部、党史研讨室、教诲工委和省教诲厅、团省委日前团结收回关照,决议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展开中共党史的学习教诲。 关照指出,展开好党史学习教诲,关于宽大党员、干部加深对党的了解,刚强抱负信心,仔细践行一心一意[yī xīn yī yì]为人民办事主旨;关于各级向导干部加强承前启后[chéng qián qǐ hòu]的汗青任务感,学习和运用党的汗青履历进步治国理政本事,不停推进迷信开展、促进社会调和;关于宽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准确了解党的汗青,结实树立对峙中国***的向导、对峙中国特征社会主义路途的决心,承继和发扬党的庆幸传统和优秀作风,都具有非常紧张的意义。 关照要求,要片面正确地掌握中共党史学习教诲的根本内容
内容摘要:为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通过开展地方志学术交流,加强地方志理论研究,促进地方志学科建设,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上海市地方志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地方志》杂志编辑部承办,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上海市年鉴学会、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协办“地方志理论研究:难点与问题”征文活动。 为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通过开展地方志学术交流,加强地方志理论研究,促进地方志学科建设,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上海市地方志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地方志》杂志编辑部承办,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上海市年鉴学会、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协办“地方志理论研究:难点与问题”征文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下设三个专题
1、认真做好馆藏文物的陈列展示,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组织举办和引进临时性展览。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积极组织举办有关专题性展览,适应和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 2、积极做好社会流散文物的征集,认真做好馆藏文物的保管维护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8月31日,由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西南大学、重庆市历史学会、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暨《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新书发布座谈会”在西南大学举行。该丛书共六卷,历经数年编撰,以生动的故事和图片再现了抗战大迁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从2013年开始策划,2020年7月正式出版,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与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推出
县党史(史志)办学习实践活动,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开展“建平台、细研究、创精品,实现党史(史志)工作新跨越”主题实践活动,促使党史、史志工作更好地融入服务全县发展大局。 一是建平台,实现场馆建设新突破。在革命遗址、纪念地设立标志碑,建立党史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宣传教育下基层活动,在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党史宣传教育示范点;开设《五莲党史(史志)网》,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向社会展示党史史志工作、宣传党史教育知识;配合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着手建立“莒北革命史教育陈列馆”,使其成为对全县党员开展党史教育、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宣传教育阵地
创建于日昭和14年(1939),初称“菁寮公学校新港东分教场”,学区有仕安、新东和竹新等 3里,早年因系“新港东”(新东里)人所争取设立,故校名即以“新东”为名。 今为 6班学校,校园老树成林,树木参天,优雅美丽而诗情画意。 校内“木造办公室及校长宿舍”为民国42年(1953)2月创建,为本地匠师所建,具地方史研究及台湾建筑技术史研究之价值
简 介: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社会史、中国近代灾荒史、中国近代妇女史、中国近代文化史等。出版有《山东近代灾荒史》等著作。 简 介: 钱一平,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19世纪东非史、阿拉伯—非洲关系
以个人(袁志杰)生活记忆探查三重、芦洲这两个自小居住地。从日常生活之空间往溯回顾地方之历史,以及向外发展摸索三重芦洲人文之积累。透过访问地方耆老、长辈,将地方史上被隐没、遗忘的一面挖掘
何王芳,女,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数字文化旅游系副教授,城市学硕士导师。兼浙江省休闲协会副秘书长,古都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杭州市文史研究会理事。曾获杭州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杭州师范大学教坛新秀、杭州师范大学教学十佳、杭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师和杭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