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灾
(一)负责全市林业及其生态保护修复的监督管理。拟订全市林业及其生态保护修复的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全市森林、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推进全市林业数字化建设
1.电视预警原理: 电视地震预警能够在震中正发生地震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提前几秒到几十秒通过电视告知民众即将到来的晃动,提醒用户避险,减少人员伤亡。电视地震预警由于其受众面广,具有重要的减灾和科普意义。电视地震预警自2012年启动以来已安全运行7年,成为了当地的重要民生工程,在芦山7级地震、九寨沟7级地震、长宁6级地震等破坏性地震中取得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减灾效益
为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应急疏散工作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8月26日上午,华阴市民政局在机关办公楼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为确保演练活动取得实效,该局召开专题会议对演练活动进行安排部署,研究制定了详实的演练方案,并及时向全体干部就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细节作了细致解说。上午11时43分,在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随着“地震警报”的哨声响起,各楼层办公人员在楼层引导员的精准引导下,仅用时1分钟,均安全撤离至预先指定的应急避难点
近日,数十位国内空间科学领域专家齐聚广州,研讨教育部空间科学中长期和“十四五”规划前沿课题。 会上,我国自主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备受关注,其正在推进的“天琴二号”卫星项目,将上天验证多项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其中也包括下一代重力卫星关键技术。 中山大学天琴中心教授叶贤基在会上介绍了“天琴二号”技术试验卫星的进展情况
中国军网报道,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由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系统正加速走进东盟国家。在刚刚闭幕的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航天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对北斗系统尽快服务东盟各领域充满信心,北斗系统成为未来中国-东盟合作新领域已成共识。 北斗卫星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的卫星系统,目前,已成功发射16颗北斗导航卫星,区域组网已经完成,并正式向亚太区域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
新华社成都7月16日电(记者张海磊、卢宥伊)16日,记者从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受强降雨影响,四川多地受灾,其中达州、广安两市灾情较为严重,达州5人失踪、1人受伤。 15日20时至16日20时,四川盆地东北部、南部、攀西地区、川西高原等部分地方降大到暴雨,其中广安、达州、雅安局部地区降暴雨到大暴雨。受强降雨影响,渠江、嘉陵江、长江、雅砻江部分支流出现超警戒、超保证水位洪水
为切实做好全市公路防汛和公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近期雨水天气较为频繁的情况下,市公路中心进入战时工作状态,全力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提高认识。认真学习省市有关防灾减灾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灾害防治的具体措施和指示要求,充分认识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及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新部署、新要求按照浮山县委关于安全生产“八个必须”的原则要求该县狠抓安全生产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强化日常监督检查、隐患排查整治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大检查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安全检查中该县先后深入加油站、奇宏选矿有限公司等地通过实地查看、翻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检查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全员安全生产培训、生产设备检查维修等情况开展了检查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并责令限期改正。 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对检查中反馈的安全隐患问题将第一时间组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整改做到安全隐患闭环管理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如何认定外商投资企业用于中国境内公益救济性质的捐赠支出? 问:如何认定外商投资企业用于中国境内公益、救济性质的捐赠支出?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十九条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公益、救济性捐赠有关税务处理问题的批复》(国税函发[1995]175号)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用于中国境内公益、救济性质的捐赠,可以作为企业当期的成本、费用列支。上述捐赠是指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休(包括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减灾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国老年基金经区促进会以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公益组织等)或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不包括直接向受益人的捐赠。
2017年7月6日,罗马 - 气候变化给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人口造成严重威胁,常常导致他们迫于困境而迁徙。因此,加强可持续农业是有效政策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粮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济阿诺·达席尔瓦今天表示。 他引用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每秒钟就有一人因气象灾害而流离失所,每年平均2600万人,而且随着农村地区疲于应对日益变暖的天气和不规则的降雨,这一趋势近期还会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