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0年货币政策定下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这让市场对降准充满预期,而日前国务院总理***在成都考察时表示,国家将进一步研究采取降准和定向降准等多种措施,降低实际利率和综合融资成本,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明显缓解,无疑让降准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 新一轮的降准何时能落地?分析人士普遍认为,1月份是合适的降准窗口
经过近一周监管多次“剧透”,央行4月3日宣布的年内第三度降准如期而至,但超额准备金率时隔12年首次下调却是“活久见”。 央行宣布,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同时决定自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该利率自2008年从0.99%下调至0.72%后,一直未做调整
近期货币市场利率产生较大幅度下行,随之而来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连续下跌,上月已跌至3.91%,另一方面,银行理财子公司持续推进,理财业务剥离后,银行板块承担的隐性刚性兑付风险会有所下降。 5月份,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4BP至3.91%,而其中封闭式产品比开放式产品的收益要高,全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5BP至4.00%,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2BP至3.77%。非保本产品的收益仍然高于平均水平,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6BP至4.22%,这也是该类产品收益连续15个月下滑
业务数字化、互联网化、移动化、智能化,是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不少银行切实强化科技赋能,积极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微服务运行及治理框架、移动互联、RPA机器人等新技术,有效推进经营管理与金融科技融合发展,不断拓宽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互联网可以利用大数据和算法,有画像准确、风险识别能力强、风险定价水平高的优势,可以帮助中小银行获得客户和做风险识别
“2019年度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结果揭晓。中国平安凭借领先的公司治理,及长期以来对股东、客户、员工及社会的良好责任及担当,再度上榜,并成为该榜单上唯一一家连续18年获此殊荣的企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国平安等11家金融机构及互联网公司在北京签署《社会保障卡创新应用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电子社保卡线上身份认证、线上个人信息查询、线上业务申办、移动支付等应用,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及时方便地获取政府民生服务
智慧金融建设是近年来金融行业发展的重点,而人工智能也在影响、改变、甚至颠覆很多行业。人工智能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基础设施和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金融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金融业增长也将借助金融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 业内人士预测,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是非常蓬勃和有潜力的;从数字来看,到明年底可能要达到1500亿人民币,到2030年将达到1万亿人民币的规模
面对互联网金融浪潮的步步紧逼,传统银行业希望借助直销银行的“虚拟网点”,把筷子伸到别人碗里。 2014年8月30日,北京中国国际金融展上,民生银行直销银行广告。 (CFP/图) 2014年以来,16家直销银行先后登场
4月26日,由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全国地方金融论坛办公室联合组织召开的“第七届中国新型金融机构论坛”上评选出了“全国十佳村镇银行、十佳精准扶贫银行、十佳支持美丽乡村银行、十佳普惠金融银行”,我行在众多银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国十佳普惠金融银行”。 本次评选是由中国新型金融机构论坛组委会联合金融时报社,特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金融出版社、全国地方金融论坛办公室、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及《地方金融》杂志、金融界网、中国地方金融网等机构专家和媒体,在征求申报单位有关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和媒体代表进行了初评、二评和终审评定,并在金融界网、地方金融网、《地方金融》杂志等媒体进行了宣传与公示,本次我行获奖既体现了金融监管机构、金融专业学会、媒体对行在普惠金融工作中的做法和成效的充分认可,又是我行今后继续加强普惠金融工作、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的一种鞭策。 颁奖仪式后,刘建龙行长受邀参加了“新时代中小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沙发论坛,与其他7位金融大咖同台讨论,互相交流成效、办法、经验,共同探讨中小银行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问题和瓶颈,为“新时代中小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提出了“自贡方案”
全国两会刚结束,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的“直达实体经济”的两个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新鲜出炉。那么,这两个新政策工具是怎样操作的?是怎样“直达实体经济”的呢? 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贷款受疫情影响产生的还本付息压力,最新政策规定,对于2020年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小微贷款本金、2020年年底前存续的普惠小微贷款应付利息,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企业申请,给予一定期限的延期还本付息安排,最长可延至2021年3月31日,并免收罚息。对于普惠小微贷款,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应延尽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