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车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顺利完成第十六月昼科学探测工作,分别于3月31日17时30分和8时25分完成月夜设置,进入第十六月夜休眠期。 本次月昼期间,着陆器工况正常,能量平衡,有效载荷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低频射电频谱仪按计划开机工作,地面接收科学探测数据正常。 第十六月昼期间,“玉兔二号”月球车搭载的科学载荷开机正常,继续开展月表红外成像、中性原子测量以及巡视路线月球次表层、月壤及月壳浅层结构探测等科学任务
编者按:在登月的历史上,一直是美苏大国争霸,在近十年来中国开启了追赶的步伐。俄罗斯最新计划于2031年首次将航天员送上月球,之后每年实施航天员登月探测活动。2019年1月11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外宣布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IT之家3月8日消息 据央视报道,国家航天局表示,嫦娥四号着陆器和 “玉兔二号”月球车今天(3 月 8 日)完成唤醒设置,迎来了它的第 28 月昼。截至今日,嫦娥四号已在月球背面顺利工作 795 个地球日。 如图所示,目前嫦娥四号月球车位于嫦娥四号着陆点的西北方向,距离着陆点约 429 米(直线距离)
在月球表面行驶并对月球考察和收集分析样品的专用车辆,叫月球车。月球探测器的着陆舱在月球表面实现降陆,目的是要对月球进行研究,既要有人在月球上取样,又要对月球进行考察。 因此, 月球车就分为无人驾驶月球车和有人驾驶月球车
在月球表面行驶并对月球考察和收集分析样品的专用车辆,叫月球车。月球探测器的着陆舱在月球表面实现降陆,目的是要对月球进行研究,既要有人在月球上取样,又要对月球进行考察。 因此, 月球车就分为无人驾驶月球车和有人驾驶月球车
记者昨天从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学与媒体对话之嫦娥二号卫星探月”活动上获悉,目前嫦娥二号卫星状态非常好,有望在任务期内完成世界上最清晰全月图;其最终命运还存在许多变数,不排除飞回地球的可能;目前嫦娥三号的样机正在研制,探月工程三期的论证工作和预制方案已完成。为确保任务万无一失,嫦娥三号和四号卫星、嫦娥五号和六号卫星互为备份。 据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介绍,目前嫦娥二号卫星的六大工程目标已经完成,四大科学目标已完成大部分,现在卫星的状态非常好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中国“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当天,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宣布再次推迟该国“月船2号”探月计划,这已是该项目发布以来第三次推迟,前两次推迟分别在2016年12月和2018年10月,而关于推迟的原因印度方面并没有说明。 据印度《经济时报》3日报道,印度于2008年10月首次执行月球探测任务,其使用的“月船1号”搭载了来自六个国家的11件探测工具,其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探测工具首次发现月球上有水的存在。不过,9个月后,“月船1号”便被遗弃在太空
在嫦娥四号月球车搭载的4台科学载荷中,由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研制的全景相机将延续嫦娥三号的配置。面对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全景相机将承担着陆器和巡视器的互相拍摄、巡视器对月球背面的巡视勘察两项工程任务,以及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的科学任务。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研究员杨建峰告诉《中国科学报》,此次搭载的两个全景相机都在巡视器的桅杆上,与月面的距离是1.5米,这相当于一个正常人眼睛离地面的高度
中国科研人员对玉兔二号雷达探测数据开展了深入研究,获得了嫦娥四号着陆区月壤和浅层精细结构等重要发现和认识,显示这一区域曾经历过多次小天体撞击溅射物的堆积和火山喷发事件,揭示了月球最古老、最大的撞击盆地的演化历史。 嫦娥四号于2019年1月3日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其着陆点位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 玉兔二号月球车搭载了包括雷达在内的诸多科学探测仪器,可以实现对月面物质成分和浅层结构的原位探测
编者按:在登月的历史上,一直是美苏大国争霸,在近十年来中国开启了追赶的步伐。俄罗斯最新计划于2031年首次将航天员送上月球,之后每年实施航天员登月探测活动。2019年1月11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外宣布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