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片
腋花苋的图片大全腋花苋的种植信息腋花苋的介绍腋花苋,别名:罗氏苋,拉丁文名:Amaranthus roxburghianus. 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茎直立,多分枝,淡绿色,全体无毛。叶片菱状卵形、倒卵形或矩圆形,顶端微凹,具凸尖,基部楔形,波状缘;纤细。花成腋生短花簇,花数少且疏生;苞片及小苞片钻形,顶端具芒尖;花被片披针形,顶端渐尖,具芒尖;雄蕊比花被片短;胞果卵形,环状横裂,和宿存花被略等长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
蔷薇花通常特指多花蔷薇,拉丁学名:(Rosa multiflora),为蔷薇科落叶小灌木野蔷薇的花朵。是一种蔓藤爬篱笆的小花,耐寒。喜光花木,需充足阳光
纸莎草为多年生草本,挺水型,根状茎短,粗壮;秆圆柱状三棱形,高 3~5 米,直径 0.8~1 公分;叶状苞片 4~10 枚;花序伞状;第一次辐射枝 40~100 枚,长 10~30 公分;第二次辐射枝长 8~20 公分;每一辐射枝顶端簇生 6~30 个小穗;小穗线形,长 0.6~1 公分,宽 0.08~0.1 公分;鳞片 6~16 枚,卵形至椭圆形,长 0.18~0.22 公分,宽 .012~.015 公分;瘦果椭圆形,三面状,长 0.08~0.1 公分,宽约 0.04 公分,表面具细孔,熟时灰褐色;花果期夏季。
植株高约1米,基部具棕褐色带网眼的纤维网。叶在茎下部的宽椭圆形,有时狭矩圆形,长约30厘米,宽(2-)5 -10 (-13) 厘米,两面无毛,先端渐尖,基部收狭为柄,叶柄通常长5-10厘米。圆锥花序长而扩展,具多数近等长的侧生总状花序;总轴和枝轴生灰白色绵状毛;花被片伸展或反折,淡黄绿色、绿白色或褐色,近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6-8毫米,宽2-3毫米,先端钝,基部无柄,全缘,外花被片背面至少在基部被毛;小苞片短于或近等长于花梗,背面生绵状毛,在侧生花序上的花梗长约6-8(-14)毫米;雄蕊长为花被片的2/3;子房卵状矩圆形
亚灌木状草本,高30—100厘米,多分枝,幼枝与叶柄都有星状柔毛。叶卵形或披针形,长2.5—6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有不规则细锯齿,背面疏柔毛,5出脉;托叶线形。 半灌木状草本,高不及1米;枝黄褐色,略被星状短柔毛
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100cm,被短柔毛。叶互生,基部渐狭成短柄;叶片线cm,全缘稍反卷,背面密被短柔毛及腺点
背蛇生 多年生具块状宿根的草质缠绕藤本,全株无毛。叶互生;叶柄长7-14cm;叶片三角状心脏形,生于茎下部的老叶长约12cm,宽约11cm,先端钝,基部心形,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都不见有露出的油点,基出脉5-7条,网脉不显著,花单生或2-3朵成总状花序着生于叶腋或小枝基部;花梗长约1.5cm,基部有1片卵形小苞片;花被紫蓝色,全长约3.5cm,下部管状,长约1.5cm,基部膨大呈球形,直径约5mm,上部唇形,上唇向一侧压扁,长圆形,长约2cm,宽约4mm,有平行脉5条,先端钝圆而具小尖头,下唇极短;花药卵形,长约1.5mm;蕊柱体先端6裂。蒴果倒卵形,基部下延,连柄长约7cm,有斑点和纵棱6条
艾伦 Graptopetalum sp('Ellen'),株型圆润小巧,叶卵形,扁圆状,叶尖微尖。在光照充足、温差较大的环境下植株变为粉红色,与桃之卵有几分相似,迷你可爱。艾伦春末夏初开花,聚伞花序,有苞片,小花为星状,白色,带点状花纹,花瓣5片,不附连在内,合生至中部,放射状展开,属于典型的风车草属花朵性状 艾伦为春秋型种多肉植物,生长季节为春秋季,生长季节应给予充足光照,夏季气温高于35度应适当遮阴,避免长时间暴晒及雨淋,冬季低温应适当控水,放在温暖、阳光充足处即可安全过冬
黑胡椒 花杂性,通常 雌雄同株;花序与叶对生,短于叶或与叶等长;总花梗与叶柄近等长,无毛;苞片 匙状长圆形,长3-3.5厘米,中部宽约0.8毫米,顶端阔而圆,与花序轴分离,呈浅杯状,狭长处与花序轴合生,仅边缘分离;雄蕊2枚,花药肾形,花丝粗短;子房球形,柱头3-4,稀有5。 叶厚,近革质,阔卵形至卵状长圆形,稀有近圆形,长10-15厘米,宽5-9厘米,顶端短尖,基部圆,常稍偏斜,两面均无毛;叶脉5-7条,稀有9条,最上1对互生,离基1.5-3.5厘米从中脉发出,余者均自基出,最外1对极柔弱,网状脉明显; 叶柄长1-2厘米,无毛;叶鞘延长,长常为叶柄之半。为阳性 树种,喜光照,也稍耐阴湿,抗寒力强,以湿润 肥沃的微酸性砂质土壤生长最为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