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片
生长于海拔900-3500米的林下湿处或灌丛中;喜寄生于悬钩子属(Ru 生长于海拔900-3500米的林下湿处或灌丛中;喜寄生于悬钩子属(Rubus L.)植物根上。 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南部、四川、广西北部(临桂)及湖南西部(雪峰山)。喜马拉雅西北部的Bodyar Jaunsar也有分布
(Chang)Shih)是菊科乳苣属的植物,基生叶全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6-8.5厘米,宽1.5-3厘米,侧裂片2-4对,对生或偏斜,生长于林缘,分布于云南西部。 多年生草本,有根状茎,根状茎粗厚,直径约1厘米。茎纤细,单生或少数簇生于根状茎的顶端,葶状,不分枝,光滑无毛
多年生草本,高70-120厘米;根圆柱形,直径5-10毫米,土黄色;茎有棱角或 四方形,绿色或带紫色,有白色贴生或开展柔毛,或近无毛,分枝对生。叶片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少数倒披针形,长4.5-12厘米,宽2-7.5厘米,顶端尾尖,尖长5-10毫米,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两面有贴生或开展柔毛;叶柄长5-30毫米,有柔毛。穗状花序顶生及腋生,长3-5厘米,花期后反折;总花梗长1-2厘米,有白色柔毛;花多数,密生,长5毫米;苞片宽卵形,长2-3毫米,顶端长渐尖;小苞片刺状,长2.5-3毫米,顶端弯曲,基部两侧各有1卵形膜质小裂片,长约1毫米; 花被片披针形,长3-5毫米,光亮,顶端急尖,有1中脉;雄蕊长2-2.5毫米;退化雄蕊顶端平圆,稍有缺刻状细锯齿
叶片:大花美人蕉的叶片为椭圆形。而美人蕉的叶片为卵状长圆形,且相对前者要小些。花:大花美人蕉花朵较大,较密集,花色多样
落叶乔木,树皮粗糙,暗灰色或灰褐色;刺长约1-2厘米,有时无刺;小枝圆柱形,当年生枝紫褐色,(潘经理:15605481067)无毛或近于无毛,疏生皮孔,老枝灰褐色;冬芽三角卵形,先端圆钝,无毛,紫色。 叶: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稀菱状卵形,长5-10厘米,宽4-7.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截形至宽楔形,通常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裂片卵状披针形或带形,先端短渐尖,边缘有尖锐稀疏不规则重锯齿,上面暗绿色有光泽,下面沿叶脉有疏生短柔毛或在脉腋有髯毛,侧脉6-10对,有的达到裂片先端,有的达到裂片分裂处;叶柄长2-6厘米,无毛;托叶草质,镰形,边缘有锯齿。 花:伞房花序具多花,直径4-6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均被柔毛,花后脱落,减少,花梗长4-7毫米;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长约6-8毫米,先端渐尖,边缘具腺齿,早落;花直径约1.5厘米;萼筒钟状,长4-5毫米,外面密被灰白色柔毛;萼片三角卵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约与萼筒等长,内外两面均无毛,或在内面顶端有髯毛;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长7-8毫米,宽5-6毫米,白色;雄蕊20,短于花瓣,花药粉红色;花柱3-5,基部被柔毛,柱头头状
一般指百日菊,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100厘米,被糙毛或长硬毛。叶宽卵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两面粗糙,下面被密的短糙毛,基出三脉
红里蕉属多年生草本,原产巴西。原种叶片绿色,栽培以叶片有白、粉红、浅绿色斑纹的斑叶红里蕉(彩虹竹芋)为主。株高0.5~1.5m
迎春花的原产地是中国的陕西、甘肃和四川等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地区。如今在海拔约在800-2000米的世界各地都有广泛地栽培。 迎春花的枝干直立状和匍匐状均有,高大多约在0.3-5米之间,生有下垂的,略扭曲的枝条,表面光滑无毛
多年生草本,高约100厘米。茎直立,有条棱,无毛,上部有纤细的圆锥花序状分枝,有茎翼。上部茎叶基部楔形收窄成短翼柄,柄基小耳不明显并沿茎下延成狭窄的茎翼,叶片长圆形或长卵形,长6-11厘米,宽2.5-4.5厘米,顶端尾状渐尖,边缘有稀疏的小尖头;最上部叶更小,披针形或长披针形,边缘微波状或全缘,全部叶纸质,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被薄蛛丝状柔毛
微型月季可以说是阳台种植的好选择。它勤花,好花,大花漂亮,只要一个小小的种植容器和生长空间。这是一种很受花友欢迎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