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
邀请南投县政府农业处林务保育科的张景富科长与钟一荣科员到校讲座,一开头科长就问农地和林地是一样的吗?在场的学员们很有知识,马上回答不一样,林地不能作为农地使用。 接着由钟科员说明森林的效益及重要性,森林据由经济效益、社会公益效益及生态效益,也概略说明森林法与林地常见违规样态。民众最常遇到的就是土地租赁相关问题,因为分属很多单位,如农委会林务局、国有财产署、台湾大学、中兴大学、原住民委员会、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没有专责单位管理土地而且不同的管理机关又有不同的内规,所以使得民众对与土地的使用权责常感到不知所措该找哪个单位
来源:证券时报 昨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决定。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从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等三方面进行了制度完善,其中,最大亮点是扫清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障碍,这一期盼已久的土地制度改革终于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土地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由地方政府作为土地的唯一供应主体,而这种刚性的土地制度会带来一些弊端,如供应弹性不够等,同时也会导致土地要素成本居高不下
本港所有私人土地均以政府租契批出。租契通常载有对土地或建筑物用途的限制,对土地上可能获准竖设的构筑物也订有限制。在一般情况下,租契持有人必须遵从租契订明的一切条款和条件
3月14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上海清算所以公开招标方式,面向全球投资者成功发行首单2年期支持粮棉油购销储主题债券80亿元、首单7年期支持水利建设主题债券55.7亿元,发行利率分别为2.5967%、3.01%,认购倍率分别为3.43倍、3.16倍,受到了兴业银行、农业银行、北京银行、东莞银行、中金公司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市场反响热烈。 此次发行是农发行首次在上海清算所推出“双首发”主题债券,成功开启了农发行2023年度三大系列七大主题债券在上海清算所的常规发行。今年,农发行将充分依托上海清算所、中央国债公司两个主要发行场所,聚焦“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农业农村建设”“服务农业现代化”三大系列,持续发行支持粮棉油购销储、支持城乡一体化、支持水利建设、支持改善人居和农村能源、支持农地和种业、支持重要农产品和物流体系建设、支持绿色发展七大主题债券,增强农发债品牌宣传效应,更好体现政策性金融履职成效,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发展动力
重磅消息:农村“三块地”改革试点期限将延长1年! 2015年2月27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决定授权国务院对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并于今年12月31日届满。 但在今年的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拟将农村土地制度“三块地”改革试点期延长一年(即2018年12月31日)。 然而为什么会将“三块地”改革试点期限延长一年呢?首先,我们得先了解什么是“三块地”改革,它的意义是什么?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包含三个部分:1是国家征地制度改革(对象是用于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农村集体土地);2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对象是农民的宅基地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3是农地制度改革(对象是从事农业生产的耕地)
本书主要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实务,分项目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知识;项目二 货币资金及应收款项的核算;项目三 存货的核算;项目四 农业资产的核算;项目五 对外投资的核算;项目六 固定资产的核算;项目七 无形资产的核算等十二个部分。 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五水共治”,吹响了浙江大规模治水行动的新号角。 本书是作者自2000年以来历经多年的采访积累
桃园建地 桃园区建地买卖、八德区建地买卖、大溪区建地买卖、龟山区建地买卖、芦竹区建地买卖、中坜区建地买卖、大园区建地买卖、观音区建地买卖、新屋区建地买卖、平镇区建地买卖、龙潭区建地、中路重划区建地、经国重划区建地、小桧溪重划区建地、八德重划区建地、大竹重划区建地买卖、青埔高铁建地、杨梅区建地、内坜建地、桃园农地、桃园区农地买卖、八德区农地买卖、大溪区农地买卖、龟山区农地买卖、芦竹区农地买卖、中坜区农地买卖、大园区农地买卖、观音区农地买卖、新屋区农地买卖、平镇区农地买卖、中福计划农地、航空城征收农地买卖、龙潭区农地买卖、大竹区农地买卖、桃园青埔高铁农地、杨梅区农地买卖、内坜农地买卖、福林段征收农地、国际站征收农地、中坜体育园区征收农地、桃园农舍 桃园区农舍、八德区农舍、大溪区农舍、大溪农舍、龟山区农舍、龟山农舍、芦竹区农舍、芦竹农舍、中坜区农舍、中坜农舍、大园区农舍、大园农舍、观音区农舍、观音农舍、新屋区农舍、新屋农舍、平镇区农舍、平镇农舍、龙潭区农舍、龙潭农舍、大竹区农舍、大竹农舍、青埔高铁农舍、杨梅区农舍、杨梅农舍、 捷运绿线征收农地、G12征收农地、G13征收农地
国立中兴大学所属永续农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农业推广中心、植物病理系以及国际产学联盟等单位于本(108)年8月8日在该校农业环境科学大楼十楼举开“环境友善植物保护资材之研发与应用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发表研究成果,并邀农企业及专业农民齐聚一堂讨论,共同探讨善用各种环境友善的资材与技术,纳入农作物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促进食安与永续农业的发展。该项研讨会讨论重点与本基金会成立宗旨一致,经洽商由本基金会担任协办单位之一。 在研讨会开幕时,本基金会秘书长陈文德先生应邀致词
体验农耕生活,贡寮水梯田山村生活工作坊(下) “山村生活工作坊”是人禾环境伦理发展基金会举办的年度活动,邀请对于山村生活有兴趣,且愿意学习水梯田农事的民众来到贡寮山区,实际体验农事活动,看是否能适应这里的山村生活,并成为贡寮水梯田耕作的新力量。透过去年举办的山村生活工作坊,与“保育和伙人”计划的耕耘,今年已经有简珮瑜、魏素英等几位学员加入复耕水梯田的行列。 林务局2011年起委托人禾基金会与贡寮居民合作,发展兼具生活与生计的生态农业,合作农地从2011年的2.4公顷,到2021年已经扩展到7.8公顷;另外至2020年底,贡寮水梯田总共观察到了至少有811种生物
摘要:针对农地流转问题本文建构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布罗代尔钟罩效应政府元场域发出的政策信息波在乡村场域会遇到"政策变通"从而形成"基波耦合谐波屏蔽"效应可尝试用此框架解读当前的中国经验。通过实地走访广东江门各乡镇"三资"平台采访出租方、承租方、村委会等利益相关方勾勒出一幅农地流转的"全景图像"发现其生成结构与乡村场域是同构的功能也异化为"场外交易场内交割"。作为另外一种尝试课题组自建农地流转电商平台并投入运作发现当前的农地流转无法真正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