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职工
王玉珏 女,1937年12月出生,汉族,河北玉田人。1955年毕业于汉口铁路职工子弟中学,同年考入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附属美术中学,1959年毕业同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留校任教,1965年加入中国***,1972年调入广东省文艺创作室美术组任创作员,1977年12月任广东画院专业画家,1983年任省美术家协会党组成员、机关党支部书记,1988年2月任广东画院副院长,1990年任代院长、党组书记,1992年6月至2003年6月任院长兼党组书记,1988年评聘为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19号)等文件精神,继2018年6月19日我公司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河池市铁路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协议书》后,2018年6月26日,双方又签订了《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三供一业”供水分离移交协议书》。 至此我公司正式承接了金城江区、罗城县铁路家属区“三供一业”供水分离移交工作。资产移交涉及金城江区、罗城县铁路家属区供水设施设备、罗城站给水所及移交的家属区红线内供水设施占用的土地、空间和管线行经的通道的使用权,涉及维修改造的户数共3453户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19号)等文件精神,继2018年6月19日我公司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河池市铁路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协议书》后,2018年6月26日,双方又签订了《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三供一业”供水分离移交协议书》。 至此我公司正式承接了金城江区、罗城县铁路家属区“三供一业”供水分离移交工作。资产移交涉及金城江区、罗城县铁路家属区供水设施设备、罗城站给水所及移交的家属区红线内供水设施占用的土地、空间和管线行经的通道的使用权,涉及维修改造的户数共3453户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19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45号)、《关于做好2018年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关工作的通知》(国资厅发改革〔2018〕11号)等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减少企业的社会负担,更好地支持铁路建设、发展,确保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集中精力发展铁路运输业务,在市国资委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公司高度重视分离移交工作,赵家麟总经理助理带队先后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公司驻金城江、南宁等地的管理机构进行了商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2018年6月19日,市国资委蓝天伟副主任带领我公司蒙斌副总经理等一行人出席《河池市铁路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协议书》签约仪式,标志着我公司正式承接河池市铁路家属区“三供一业”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工作。资产移交涉及金城江区、宜州区、罗城县及南丹县内铁路家属区的物业管理职能及公共设施设备等,共有职工住宅214栋,总户数5845户
2019年度,我院为济南铁路局下属56个站段的一线职工开展巡诊88场,其中外地巡诊45场,上车巡诊4场,健康讲座5场,共计接受健康咨询6890人次,发放健康宣教资料8850份,派出专家221人次。 铁路系统下属站段多在偏远地区,基层职工工作强度大、时间长、离家远,慢性病多发,平日去医院就诊比较不便,特别是缺少省级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他们迫切需要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服务。 自2017年10月起,我院与济南铁路局合作,为其下属站段开展职工健康巡诊活动
广州市铁一中学(原铁道部重点中学)创建于1952年,先后易名为“广州铁路职工子弟学校”、“广州铁路中学”、“广州铁路第一中学”。为广州市直属公办完全中学、广州市高中招生提前批进场录取的重点学校之一、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全校学生三千多人。 7、广州铁一中学安装了国万订餐系统以后,学生家长利用手机微信快捷订退餐,通过微信自助充值,能让家长更了解学生在校的消费情况
10月17日至19日,由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组织开展的“中国梦.铁路情.劳动美”第四届全国铁路职工才艺大赛在英雄之城南昌举行。中国通号工会选送的节目:《致敬——湘考路上的激情岁月》、《梦想在钟声里起航》分别荣获大赛银奖和铜奖。 本次才艺大赛的参赛作品以“讲好铁路故事”为主题,强调艺术形式下的叙事性、典型性,广泛宣传铁路在改革、建设、运输、走出去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传递铁路发展正能量
8月19日,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境内的宝成线石亭江大桥,在暴雨引发的特大洪水中受到重创,致使西安开往昆明的K165次列车脱线,两节车厢落水。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员、列车长王巧芬带领车上46名乘务人员和随即赶到的铁路职工、武警官兵以及地方群众一道,冒着生命危险,创造了车上1318名旅客“零伤亡”的生命奇迹。 据16号车厢乘务员周晓茹回忆,16号车厢刚好处于大桥悬空的钢轨上,下面就是滔滔江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