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系
1974年11月生于江苏省,200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任教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2007年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苏州工艺美院传统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参加展览: 2004年中国画作品《飘渺的云山》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美术作品展. 2005年中画作品《山林隐遁》荣获首届“黄宾虹奖”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新秀作品展金华奖
不同的艺术领域,活跃着不同的艺术家,他们喜爱艺术,追求艺术,为世人创作出很多经典的艺术作品。同样对于我们这样一群喜爱和痴迷艺术的人来说,我们愿意欣赏大师的作品,崇拜敬佩大师的造诣,必定每个人眼中大师的形象都不尽相同,欢迎您在这里与各位网友互动,留下您与大师的故事或最想表达的内心感受,欢迎您积极留言! 胡鹏图:中国画中色彩是处... 七分美丽3013 张培生,1972年出生于山东临朐,1994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1998年毕业获学士学位。作品散见于《中国美院师生速写选》(中国美院出版社),《人物写生画选》(湖北美术出版社),《素描》、《速写》(江西美术出版社)《中国国家画院冯远工作室师生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刊物,并广被中国美术学院等多家单位及国内外私人收藏
1938年12月出生,浙江阳江人,擅长中国画。1961年毕业于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并留校任教,1963年至1964年派往中央美术学院进修中国画花鸟专业。曾任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中国画系花鸟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0年 籍贯:山东省潍坊市人 职务: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化部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等职 郭怡宗,男,1940年生,山东省潍坊市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 1962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
丁中一,男,1937年3月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中国画系,同年赴河南工作至今。现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原河南美术家协副主席、省文联委员、现为省文史馆馆员、河南省优秀专家等。并曾出席全国第七、八次文代会及全国第六次美术家代表大会
200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 2009年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 6月,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天津展区——天津市美术展览(天津汇泰艺术中心); 2011年 9月,“艺林新蕾”天津荣宝斋新秀推介邀请展(天津荣宝斋); 2012年 9月,参加《东方.艺术天津》青年国画家作品展,作品被天津市政府收藏并赠予夏季达沃斯论坛国际贵宾; 2015年 4月,于山东青州举办“望古心长”苏涛水墨作品展; 5月,于北京参加“笔墨丹青”新青年邀请展; 6月,于天津参加“中国水墨现场”2015天津展览; 7月,于北京参加“学院派”2015·青年水墨展; 6月,中国水墨现场——2015天津,三远当代艺术中心; 9月,第二届南京国际美术展览,南京国际会展中心; 11月,学院新方阵(北京)2015年度提名展,北京天大云华美术馆个展;
书讲述一颗莲子入泥后的生命之旅——莲子发芽、叶子长出、花芽长大、花儿盛开、果实长出,成熟后的新莲子随水漂走、再次入泥。正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了莲的生长故事,并以小字的形式介绍了莲的知识;以国画的形式描绘出莲在各个生长阶段的姿态特征。正文后附文系统讲述莲文化和莲的科学知识
страница О галерее Новости сайта Мастеры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живописи Мастеры маслом Российские маслом Российский Палеог рафист Каллиграф Заказ Объявление Контакты 富中奇 1959年5月14日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满族,1978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8入中央美术学院研修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深圳画院专职画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国画画院刘大为工作室导师
艺术简介:刘西洁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陕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64年生于西安,1985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专业,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专业研究生课程班。1989年本科毕业分配至西安美术学院任教至今
《万年景》为庆祝香港艺术馆 60 周年的其中一个重点项目。艺术馆邀请了国际知名艺术家郑重宾为艺术馆创作场域特定的装置作品《万年景》。作品以艺术馆崭新的空间视点及香港景观为灵感,利用光线渗透、多媒体影像和混合媒介将馆内空间与维港景致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重叠连接,并与艺术馆内的展品互相和应,展开跨越时空、媒介及地域的对话,层层递进的视野、感知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