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
潍柴动力,是目前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及装备制造集团之一,也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整车整机、动力总成、豪华游艇和汽车零部件四大业务平台的企业,是一家跨领域、跨行业经营的国际化公司。 集团拥有现代化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国内一流水平的产品实验中心,设有“博士后工作站”,在美国、欧洲,以及中国潍坊、上海、重庆、扬州、西安等地建立了研发中心,确保企业技术水平始终紧跟世界前沿。 潍柴集团以“绿色动力、国际潍柴”为使命,以动力系统为核心,努力成为全球领先、拥有核心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工业装备企业集团
个人介绍:博士,副教授。现兼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和重庆市运筹学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多目标优化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向量优化理论与方法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无不良经历; 2、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和创新精神,在站期间能够独立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3、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的人员; 1、负责化工产品的研发与原有产品的改良; 2、负责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分析解决异常技术问题; 3、负责新产品、新工艺的导入和跟踪; 4、负责现有生产装置的技术改进和新技术的引入。 1、统招本科及以上学历,化工工艺、精细化工、应用化学等相关专业; 负责所在车间的巡检、取样、阀门操作、现场卫生维护等日常工作,保证安全生产、完成产量。 任职资格: 本科及以上学历,国贸专业优先,最好会开车(有单证工作经验可适当放宽至专科以上) 3、员工每班提供工作餐一餐,每餐补助8元,蚌埠地区以外的提供免费住宿
Mao博士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惠廷工程学院材料科学系、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和转化组织工程中心的教授,纳米+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和1993年分别获得武汉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和聚合物化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他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接受博士后培训
中航锂电是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电池及相关集成产品和锂电池材料的研制、生产、销售和市场应用开发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完善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公司成立于2007年,产品涵盖三元和磷酸铁锂两大体系,先后通过IATF16949等权威质量体系认证,获得CE、UL、TUV、RoHS等国际认证。目前,公司已设立常州、洛阳、厦门三大产业基地;同时,公司拥有专业研发机构——中航锂电研究院,致力于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锂电科技创新平台
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早的政府支持的数据科学和大数据实验室,于2013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筹建,2015年验收挂牌运行。自成立以来,实验室持续围绕数据科学基础理论、数据界探索、数据技术及应用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实验室已经成为上海大数据战略的技术研发和支持中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咨询机构,原创提出的大数据试验场被列入18个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之一
汕头大学医学院是国际著名的企业家和公益慈善家李嘉诚先生捐巨资兴办的汕头大学重要组成部分。在李嘉诚基金会支持下,汕大医学院将在汕大校本部旁建造一所一流优美和现代化的校园,致力打造一所国际化、有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研教学型高等医学院校。拥有5所附属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等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九游会真人药业是国内抗肿瘤和精神类药物研发和生产的领军企业,2017年位列中国医药工业第22位,是国内领先的创新型现代化制药企业。 九游会真人药业以“做优民族医药,做强中国创造”为目标,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速国际化进程,引领行业转型升级,为“健康中国2030”的宏伟规划贡献九游会真人力量。 九游会真人药业重点关注抗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抗感染和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
根据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下发的《关于批准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通知》 (川人社办发 [2013] 310号)文件批准我校国家大学科技园成功申报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也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申报工作由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省政府组织开展实施,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2013年度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申报工作开展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园领导积极主动,多方走访,围绕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兴业以及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同时建立组织机构、充实软硬条件、优化资源配置、积极组织申报
实验室依托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生态学、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等学科,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开展鄱阳湖及其流域环境与资源利用的综合研究。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推进生物学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生态学获得一级学科硕士点,水利工程学科申报一级学科博士点,推进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本科专业并申报硕士学位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整体水平有了大幅提升,推进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等学科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创新融合发展。 实验室立足于鄱阳湖及其流域的环境与资源利用,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围绕如何安全保障鄱阳湖流域绿色崛起的关键科学和管理问题,从多学科交叉、多学科视野对流域环境污染防治、生态安全保障、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战略需求问题和关键科学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开展流域“空-天-地一体化”立体动态监测,研究流域经济-生态-水系统演变过程,揭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相互作用规律,建立耦合生态、水文和社会经济的流域集成模型,为流鄱阳湖流域绿色崛起中的水安全保障研究提供科学、技术和智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