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委
实验室依托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建设,于2008年通过市科研院评估并获批为市科研院环境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通过市科委认定并获批为环境噪声与振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专门从事环境噪声与振动的评估、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的机构。目前主要开展城市噪声与振动环境仿真与规划技术、城市公共交通噪声与振动综合防治技术、城市环境噪声先进监测与管理技术等的研究。 实验室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成果,部分成果获得了北京市及北京市各委办局的奖励,其中包括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北京市环保局科技三等奖1项,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系统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软件著作权1项
为充分发挥北京市政府指导和服务职能,满足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做好企业支持及服务工作,4月15日下午,北京科委生物中心领导一行来公司进行现场实地考察调研。公司董事长,产品战略发展中心张伟强及相关人员共同参加考察调研。 考察调研期间,公司董事长对北京科委生物中心一行到康辰药业考察调研表示欢迎,并对北京市委及北京市科委长期以来对康辰药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12月22日,由正规十大娱乐网站、平谷区政府共同主办的北京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智研究院”)启动仪式在北京市平谷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平谷农科创”)举行。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北京市平谷区区委书记王成国,国家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处长许增泰、国家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调研员厉建萌、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刘敏华、北京市委农工委委员周洪生、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马辉等出席启动仪式。会议还邀请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翟虎渠教授,中国工程院赵春江院士、胡培松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助理陈昆松教授等专家出席,并进行了专家聘任及专题学术交流活动
燃料清洁化及高效催化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于2016年被北京市科委认定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要由化学工程与工艺、应有化学两个一级学科的专任教师组成,实验室以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理论为依据,紧紧围绕高效催化节能减排领域发展前沿,针对北京地区汽车尾气排放和石化行业环境友好工艺等方面的需要,从事燃料清洁化与催化新材料、低碳烃类高效催化转化技术、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剂及工艺过程、工业尾气污染治理及催化减排技术等四个方向相关的应用基础及过程开发研究。为了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的开放性建设,吸引、聚集国内外同行,促进学术交流、提升科研水平,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设置开放课题。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本年度的开放课题主要资助研究意义重大、学术思想新颖、创新性显著的应用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
DeepKinase入围中关村前沿大赛生物医药TOP10 DeepKinase成功入围2022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生物医药领域TOP10。作为全球首创、世界领先的前沿技术初创企业,DeepKinase的前沿性和竞争力获得重要认可。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昌平区政府等单位联合指导,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北京市昌平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昌平区投资促进中心、中关村前沿科技与产业服务联盟主办,北京市昌平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承办
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北京市科委联合举办《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之路线交通产业发展专项系列成果发布。到2017年,北京路线交通产业发展装备制造公司科技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培育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和“专、特、精、新”公司,形成50项新产品,进一步提高城市路线建设及运营技术水平,促进路线交通产业集群发展。北京路线交通产业发展目标是到2017年,装备制造公司科技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培育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和“专、特、精、新”公司,形成50项新产品,进一步提高城市路线建设及运营技术水平,促进路线交通产业集群发展
中关村生物医药园2003年建成,总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经过11年的运营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已成为科技部授牌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北京市科委授牌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和“北京市战略新兴产业孵育基地”,北京市经信委授牌的“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奠定了中关村生物医药园在全国专业孵化器行业牢固的领先地位。 中关村生物医药园2003年建成,总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深入开展服务于气象和空间天气的监测、预报及基础研究的天基空间环境探测技术和数据应用研究,努力建成体现国家水平的天基空间环境探测研究中心。 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澳门金莎-娱乐场手机版网站app官网空间环境探测研究室,于2015年5月经北京市科委正式认定成立,英文名“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Space Environment Exploration”。 实验室是我国最早、最全面地开展空间环境探测和研究的单位(“实践一号”,1971年),整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办公、试验用房近6000平方米,国际先进或国内唯一的定标和测试实验室多个,各类定标和测试仪器设备500余台套,科研工作人员90余人(其中研究员11名,博士生导师5名,具有博士学位者占38%,年龄在45岁以下占83%),是地球空间探测技术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学位培养点
焊接作业安全隐患辨识排查VR实训系统国内首次以VR技术全场景构建加油站现场中共计88项安全隐患的形态,让自助式学习人员或集训人员掌握判识安全隐患技能,在“真实”的生产作业场景内查找、排查、整改安全隐患,通过“学、练、演、考”四种模式,完成现场安全隐患的认知、排查、整改仿真实训,是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安科院支持的VR技术示范应用科技项目。 国内首次以VR技术全场景构建焊接作业现场中共计88项安全隐患的形态,让自助式学习人员或集训人员掌握判识安全隐患技能,在“真实”的生产作业场景内查找、排查、整改安全隐患,通过“学、练、演、考”四种模式,完成现场安全隐患的认知、排查、整改仿真实训,是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安科院支持的VR技术示范应用科技项目。 可放置于省、市、区、县、街道、乡镇各级安监部门、执法大队的办公大楼、会议室、楼道、走廊空间,用于各级安监人员和执法检查人员的自助式学习
今年是“十城千辆”示范工程的收官之年,为完成5000辆电动汽车投运的示范目标,进一步做好安全运营工作,北京市科委6月12日组织召开了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安全工作会。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北京市质监局、北京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北京理工大学、市公交集团、北京市电力公司、汽车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首先介绍了奥运电动公交车运营的成功经验和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运营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及保障平台建设工作;随后详细介绍了车辆和充电站运营安全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