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书
中国籍的屠呦呦研究“青蒿素”(artemisinin,又名黄花蒿素)成为治疗恶性疟原虫所引发的疟疾的特效药,因此与另外两人共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也是第一位获得这项殊荣的中国籍得奖者。 屠教授在访问时提到曾经翻阅历代本草医书,而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这本书就是最先采用青蒿治疟的著作。她在此书中所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冯兆张,清代医家。字楚瞻,浙江海盐人。十三岁开始习医,精于医术,后游医于天下,尤擅儿科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在湖南省中医附一进修3年。曾在湖南、四川、内蒙三省跟随多位中医名家修中医之业
李时珍是明代人,著名的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一书。李时珍出生于1518年,即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卒于1593年,即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享年七十六岁。 李时珍出生于一个医药世家,父亲和祖父都是医生,并且在当地都有很大的名气,在当时,医生的社会地位不高,因为这个原因,李时珍想要弃医从文,他决心苦读,希望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能走上仕途
本草著作。不分卷。原书不着撰人,或考为清黄光霁(步周)撰,约成书于19世纪末
中医能自学吗?自学中医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自学中医? 近日我在查阅中医文献时,偶尔发现两篇很感人文章,都是谈自学中医的。以下是文章提要: 这是《中国老年》2015年第24期的一篇文章:贵州省福泉市马场坪镇男孩彭智伟为照顾身患重症肌无力症母亲,读小学四五年级时,即开始找中医书籍看,如《本草纲目》《五千种药材》等,从中知道很多种中药及药性,并试着找方子,抓中药。 这是《老同志之友》2016年第10期的一篇文章:65岁那年,他自学中医;70岁那年,他到医科大学,一读就是9年,先后拿到了医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中医能自学吗?自学中医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自学中医? 近日我在查阅中医文献时,偶尔发现两篇很感人文章,都是谈自学中医的。以下是文章提要: 这是《中国老年》2015年第24期的一篇文章:贵州省福泉市马场坪镇男孩彭智伟为照顾身患重症肌无力症母亲,读小学四五年级时,即开始找中医书籍看,如《本草纲目》《五千种药材》等,从中知道很多种中药及药性,并试着找方子,抓中药。 这是《老同志之友》2016年第10期的一篇文章:65岁那年,他自学中医;70岁那年,他到医科大学,一读就是9年,先后拿到了医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离开定国公世子周斯年回了夏家,家人很是担心她的终身大事,。 夏晓却不觉得有什么,反正本来就是场银货两讫的交易,。 偏偏老天不放过她,交易结束竟给她留了天大的赠品,
‘华陀’,字元化,善于用药和针灸。他发明了‘麻沸散’来麻醉病人,加快了手术进行的时间,被誉为一代神医。他较著名的有替周泰治箭伤和替关羽括骨疗毒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在学术研究、平台建设、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其中,围绕以天回医简为代表的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利用等将成为合作重点。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介绍,在成都北郊天回镇老官山出土的天回医简是国内迄今为止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