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最新发布数据显示,我校位居全球科研机构第801位(全球上榜机构总数为6455),较2020年3月份上升60位,位居国内科研机构第60位(国内上榜机构总数为466)。自2019年5月以来,我校ESI排名稳步上升,由922位上升至801位,共上升121位(图1),排名即将突破前800。 目前我校仍有8个学科位居全球前1%行列,分别为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为全球1‰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功能食品研究团队,主要开展功能活性成分分析、活性物质的功能作用机制、活性物质高效提取技术、功能食品创制等研究工作。根据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科研助理(编制外工作人员)2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根据团队研究任务完成项目相关等工作,在团队负责人指导下围绕团队的核心目标,辅助团队开展科研工作
此次沙龙由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举办,美迪西生物医药的汪俊博士和董文心博士将分别围绕“免疫治疗药物研究的动物模型介绍”及“抗抑郁和抗老年痴呆症新药的研发及评价思路”演讲主题,与大家分享临床前评价的方法和经验,深入技术交流,共同探讨助力药物研发。 汪俊,博士,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物部副总裁。汪博士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在日本神户大学获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在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药理学院完成了博士后研究
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北京时间5月14日20时,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 )对外公布2018年62名新成员名单,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研究员裴端卿作为中国科学家入选为新的外籍成员——这是中国第9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也是此次入选名单中唯一来自中国的科学家。 此前,我国已有8位科学家入选EMBO成员,分别是2006年入选的中科院院士杨焕明、2013入选的中科院院士李家洋和中科院院士施一公、2014年入选的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2015年入选的中科院院士邵峰、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2016年入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吴虹。 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是国际生物医学界著名的非官方的学术组织,成立于1964年,总部位于德国海德堡,目前有1800多位顶尖研究人员,其中有87位成员曾获得诺贝尔奖
工业4.0是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它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联手资助,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目前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工业4.0”概念是以智能制造为主的第四次革命性生产方式。通过利用互联网将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
本文摘要:目前,教育部批准后我校森林工程虚拟世界建模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虚拟世界建模实验教学中心,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后野生动物虚拟世界建模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虚拟世界建模实验教学中心。2012年,为了前进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教育部制订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推展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教育部批准后我校森林工程虚拟世界建模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虚拟世界建模实验教学中心,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后野生动物虚拟世界建模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虚拟世界建模实验教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