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
侯一民1930年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蒙古族,著名画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央美院油画系副主任、壁画系主任、第一副院长等职
纪录片《少年与马》中的少年是该县那仁和布克牧场15岁的蒙古族少年香港。香港目前就读于该县第一中学,5岁开始学习骑马,6岁就已参加各类比赛,如今参加各类赛马比赛已有9年。在今年(2013年)和布克赛尔第十四届那达慕大会赛马比赛上香港获得了第一名
为更好地发扬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让公众更多地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巴林右旗民俗博物馆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契机,自5月10日起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让公众更好地感知历史、热爱文物,增强了公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一是加强宣传力度,制作宣传手册、宣传单,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总书记关于“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等文物和博物馆领域的法律法规、重要文件、国际公约。在各街道办事处、博物馆的显要位置悬挂有关“国际博物馆日”宣传口号标语进行广泛宣传
游客们可以通过在银肯响沙游览期间欣赏到蒙古族歌舞,静静地感受民族宗教、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之间的紧密联系。那么,沙子为什么会响呢?至今对世人来说还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也正因为这个谜,赋予了响沙湾神奇的魅力,迎来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传说固然美丽,但不能揭开响沙之谜,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地形说”、“共鸣箱原理”、“静电学说”等,都试图科学的解释响沙的成因
“口头和书面史诗:文本研究和数字时代的挑战” 项目的主要目标有两个: 这一通用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要基于注释系统,这个注释系统应适用于各种史诗传统和框架,且可用于各史诗和史诗传统中的具体文化特色的注释。这对史诗语料和歌诗传统的更广的语料提供平台,也要为读者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使用界面,使人们不仅可以在一部史诗,一种文化史诗传统中进行搜索,还可以以各种标准对不同文化中的史诗和诗歌传统进行跨文化搜索。该平台的设计要与文化数据库,以及从考古文物到现代艺术等各种文化表述相关资料中的口头诗歌因素都要互补和互联
讲座时间:2022年12月22日(周四)14:30—16:30 哈达,男,蒙古族,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201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及克雷顿大学从事了5年的博士后研究,2012年9月起在内蒙古大学工作。主持了包括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基金2项)及2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在内的12个科研项目
马奶酒是蒙古族传统饮食,为蒙古八宝之一,蒙又称元玉浆,据传为成吉思汗的妻子发明。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牧民,马奶酒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承担着游牧民族礼仪用酒的角色。 马奶酒由马奶发酵而成,呈乳白色或略带透明的乳白色
7月19日14∶00—17∶00进行“特长生”网上填报志愿。已被“统招”和“分招”录取的考生不得再报“特长生”志愿。报考“特长生”必须是参加了所报考学校术科测试并通过的考生(只允许填报一所学校)
萨茹丽,女,蒙古族,中共党员,博士。现就职于澳门老百汇4001登录,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教研室。2014年毕业于澳门老百汇4001登录,获农学博士学位
从6月30日召开的锡林郭勒蒙餐饮食与文化协会2015年工作会议、蒙餐企业经营与管理研修班暨锡盟餐饮行业妇女第一期创作研究班了解到,锡林郭勒蒙餐饮食与文化协会将充分发挥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提档升级和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弘扬传统与创新结合的新蒙餐研发,努力打造锡林郭勒蒙餐品牌。 锡盟蒙餐饮食与文化协会成立于2014年4月,以弘扬蒙餐文化,研究蒙餐科学,宣传蒙餐知识,振兴和繁荣蒙餐饮食服务行业,加快发展蒙古族餐饮服务事业为宗旨,在各位会员及成员单位的积极配合下,深入开展工作,成功举办了蒙古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论坛,搭建了交流学习的良好平台,积极开展参观学习活动,为协会工作注入了新活力;高度重视蒙古饮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积极开展“蒙古族传统保元汤制作技艺”、“蒙古族传统干肉嚼克汤制作技艺”的申遗工作,现已成功选入第四批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为蒙餐行业发展提供支持与技术服务,推动了锡盟蒙餐饮食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