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面
近日,在第十四届中国机床展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机床工具协会负责人直言,2014年机床工具行业承压运行,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去年是十几年来行业zui难熬的低谷。数据显示,仅2014年12月,全行业亏损企业占比31.9%,其中,金切机床更是高达42.7%。机床行业结构水平低,“失守,低端混战",是造成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
重机行业臧义成:近10年,冶金矿山机械行业主要产品:金属冶炼设备、金属轧制设备、矿山设备实际年产量分别增长了14.45、11.81、6.10倍;冶金矿山机械行业及冶金设备行业、矿山机械行业小类的年工业总产值也分别增长了11.49、10.00、12.64倍,这表明行业的产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冶金设备行业企业数增长了2.04倍,冶金设备行业产能大幅增长。矿山机械行业企业数增长了12.97倍,也表明矿山机械行业产能的大幅增长
今年一季度较为亮眼的经济数据让一些人盲目乐观起来,对去产能打起了马虎眼。需要认识到,在行业形势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去产能,更需要胸怀全局和长远眼光,也更为考验政策实行者的定力、取舍和胆识,须更加积极探索市场化、法制化手段,不断完善各项政策和质量标准,坚决让过剩产能有序退出市场 随着多家央企设定化解过剩产能目标和具体方案,围绕钢铁、煤炭产业,今年有望完成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煤炭过剩产能2473万吨。同时,在有色金属、船舶制造、炼化、建材和电力等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也在持续展开
39.8%。实现利润总额接近“十五”时期最好水平。水泥制造业实现利润大幅度增长带动了建材工业利润总额的高速增长
近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 那么,这份以“严控投资”为核心的文件,对正在进行的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有什么影响呢?初步分析之后,或将呈现以下6大变化: 在国网公司严控电网投资的背景下,“减少增量投资”将成为新常态。这无疑将降低电网公司对增量配电项目的参与意愿,为其他主体“腾出”更多投资机会
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12月6日透露,2014年1~10月,中钢协统计的88家重点钢铁企业盈利有所好转,累计盈利同比增61.3%至226.56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40.43亿元。但平均销售利润率依旧低下,仅为0.75%,钢铁主业仍然困难。 据李新创介绍,1~10月,中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2.1%至6.85亿吨,增速较上年回落6.2%;前10月粗钢日均产量225.4万吨,相当于年产8.23亿吨的水平
1-7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424.5亿元,同比下降7.4%,降幅大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1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27位;实现利润总额925.1亿元,下降24.4%,降幅大于全国16.3个百分点,降幅较上半年收窄4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21位,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持续改善,7月份利润同比增长0.9%。 从三大行业门类看,制造业利润大幅增长。7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20.5%,降幅较6月份收窄23.9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28.8%,增速较6月份加快26.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下降1.3%,增速由6月份增长27.6%转为下降
“在农产品市场领域,国家有完备的市场调控体系和监管能力。游资炒作不是近期大蒜、绿豆等农产品(000061)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5月28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巡视员隋鹏飞在农业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蒜、绿豆等农产品较易成为市场炒作对象,但不会传导至大宗产品上
截至8月30日晚间,沪市主板共有1546家公司披露半年报(包含8月27日摘牌的退市银鸽)。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沪市主板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33万亿元,同比下降约3%,相较一季度同比降幅收窄5个百分点;净利润1.41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33万亿元,均同比下降约22%,较一季度下滑幅度略有收窄。 其中,沪市主板实体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2.7万亿元、净利润0.41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0.34万亿元,同比下降约6%、38%和42%,相较一季度同比降幅分别收窄7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
5月份,随着复工复产深入推进,生产经营秩序逐步恢复,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持续改善,当月利润增速实现由负转正。但累计看,1—5月份利润同比下降19.3%,降幅依然较大。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23.4亿元,由4月份同比下降4.3%转为增长6.0%,主要原因有: 一是成本上升压力明显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