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头
金秋时节,祥符区罗王镇岳楼村的蜜瓜大丰收。9月12日,记者在大棚里看到,一个个白蜜瓜滚圆可爱,散发着醉人香气;农户正兴高采烈采摘成熟蜜瓜,小心翼翼地套袋、称重、分拣、装箱;大棚外,等着收购的运输车排起了长队。 “蜜瓜从俺这出去,很快就摆上全国各大批发市场、超市的货架
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新华社记者用无人机带你“瞰”大江南北的丰收景象。 9月19日,农户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一家辣椒加工厂内晾晒辣椒(无人机拍摄)。 9月20日,在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田园牧歌草业公司在组织机械收割苜蓿(无人机航拍)
连日来,李家乡早动员、早部署、早准备,全面落实防洪抗汛工作,确保安全、平稳的渡过雨季洪汛期。 (现场声:近期有强降雨,你这边是处于低洼地带比较危险,干活的是时候要注意人身安全,水涨上来的时候要赶快撤退,要把电源关掉,注意人身安全,自己要掌握第一时间撤退。) 5月19日,记者在李家乡看到,李家乡应急小分队的队员们正通过走进田间地头发放宣传资料、入户宣传、村广播等方式,向群众宣传防汛备汛知识
公司积极打造以“农化知识传播体系、现场服务指导体系、测土配方施肥服务体系”为主要职能的农化服务体系,公司还实行“总农艺师制度”,分布在各地的17家分公司共聘请了17名总农艺师、85名农艺师,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服务。 公司在国内农资行业率先开通了800免费服务电话和400客服系统,常年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的专家教授,在线解答农民种植、施肥的疑问;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常年合作,创办国内农资行业唯一一个直接面向农民的公益性栏目——“中化农业广场”,传播科学施肥、科学种植和防治病虫害知识,开辟了直接为农服务的“空中课堂”,2004年以来累计听众数量超过16亿人次;与《农民日报》、《农资导报》等面向三农的报刊合作,利用专家资源和800 电话鲜活的信息资源,常年开辟“农化服务专版”,成为直接指导农民科学种田的“明白纸”。 公司在全国主要农业大县建设科学施肥示范村5000多个,开展科学施肥、平衡施肥服务,直接受益和辐射带动耕地面积可达上亿亩,受益农民上千万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直有关部门: 为清除废旧农膜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现就进一步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下决心淘汰难以回收的超薄农膜。淘汰难以回收的超薄农膜,是从源头上治理农膜污染的重要举措。从2014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厚度小于0.008mm、耐候期小于12个月的用于农业生产的地膜;政府招标采购的用于农业生产的地膜厚度必须大于0.01mm、耐候期大于18个月
让我们呼吸的空气更清新是全市老百姓的共同愿望,也是市环保局一直致力追求的目标。昨天,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今年初以来,桐乡市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使出六招“组合拳”,着力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效果渐显,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1.2%。 “眼下,工业污染、汽车尾气、城市扬尘、农村废气等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源头,要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多措并举、多气共治是关键
4月8日,宝鸡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第二十九届“科技之春”宣传月集中示范活动在凤翔区柳林镇启动。市科技局组织农业科技特派员及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参加了启动仪式和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市科技局以“践行科普为民,服务创新发展”为主题,采取挂图展览、技术咨询、发放资料等方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活动,重点对群众关心的科技创新政策、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惠农政策等进行了宣传,曹儒、燕志晖两名市级科技特派员为群众提供了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咨询服务,现场解答了群众的疑问
“我们的葡萄都是无公害有机种植的,可以直接吃。”8月15日,国家级示范园区----屏南县岭下乡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之瑞恒葡萄观光园正式开园迎客,果园负责人倪亨代介绍,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摸索式发展,积累下丰富的培植和管理经验,园里葡萄一年比一年好。 进入8月中旬,屏南高山葡萄园陆续开园,一串串宝石般的葡萄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
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到提质增效的现代农业,田间地头的“黑科技”越来越多,新时代的农业生产成了一道道亮丽风景线。2020年,中国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科技如何为精准扶贫赋能,为贫困群众脱贫插上腾飞的“翅膀”?中国网《农业观察·两会聚焦》特邀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深入解读。 赵皖平表示,在新形势下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以促进转型升级和提升产业能力为导向,强化农业科技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和地位,积极探索科技扶贫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年度必追上位美剧 乐视独家跟播《黑客军团》 因为青春片热血,所以才要用这个长标题印证其伟大!虽然青春片定义就是一堆年轻偶像主演的电影,故事不离友情、爱情、前途等“三幅被”,但年轻的心一定易受感动,也特别记得起。 青春电影当然由青春偶像挂帅,那么八十年代最帅最红的是谁?当然是张国荣,令人印象最深的首推《喝采》(1980) ,与钟保罗及陈百强成为三剑侠,讲友情;两年后哥哥仍然未大红,但他出演了一部香港青春片的经典《烈火青春》(1982),这部讲躁动青春的新浪潮电影,当年因题材大胆曾引起轰动。 八十年代能够与张国荣分庭抗礼的,歌坛是谭校长,但青春片地头,其实是《开心鬼》系列!早前开心少女组罗明珠猝逝,令大家记得少女组仍有陈加玲、李丽珍、袁洁莹及罗美薇等,而且多次添食,《开心鬼》(1984)后有《开心鬼放暑假》(1985)、《开心鬼撞鬼》(1986)及《开心鬼救开心鬼》(1990)等,是最长寿的港产青春片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