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祥符区罗王镇岳楼村的蜜瓜大丰收。9月12日,记者在大棚里看到,一个个白蜜瓜滚圆可爱,散发着醉人香气;农户正兴高采烈采摘成熟蜜瓜,小心翼翼地套袋、称重、分拣、装箱;大棚外,等着收购的运输车排起了长队。

“蜜瓜从俺这出去,很快就摆上全国各大批发市场、超市的货架。地头价一公斤也得5块出头,供不应求。”岳楼村甘都园瓜果蔬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建磊得意地说。

该合作社今年春秋两季共发展100多座温室大棚,全部种植“菊城玉菇”蜜瓜。春季受疫情影响,蜜瓜行情不好,但秋季迎来“报复性消费”,价格一路走高,每座大棚净收益在1.5万元以上,带动贫困户56户169人脱贫致富。

来岳楼村观摩的兰考县仪封镇牛王庙村农产品经纪人付建超,说起蜜瓜产业更是滔滔不绝。他的合作社建有200多座大棚,全部种植“菊城玉菇”蜜瓜,春秋两季地头价平均每公斤6元以上。“有个国内知名的瓜果经销商尝了‘菊城玉菇’,马上说‘有多少要多少’。”付建超眉飞色舞。

在张建磊和付建超看来,一个农产品要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品种、管理、市场三者密不可分。首要的是品种,它决定了品质、消费者认可和市场化程度。

“菊城玉菇”蜜瓜是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西瓜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根据开封地区种植特点“量身定做”,用3年时间选育出来的。据介绍,该品种集抗病、高产、优质、早熟等特点于一身,叶片小、直立性好,口感蜜甜、货架期长、商品率高,亩产3000~4000公斤。“菊城玉菇”蜜瓜形状高圆、外皮光滑,果皮白色、果肉绿色,单瓜平均2公斤左右。更吸引人的是,它极耐贮存,就算放上20天,依旧新鲜水灵、口感蜜甜。“菊城玉菇”也成为我市第一个本土化耐贮蜜瓜品种,填补了我市耐贮软肉型光皮蜜瓜品种的空白。

为以点带面做大做强蜜瓜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市农林科学院依托“科研院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地+农户”合作模式,通过大面积试种,目前已在全市推广种植“菊城玉菇”1000多亩,产值3000多万元,带动500余户农户就业、200余户贫困户脱贫。

一粒种子,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