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
描述:上海风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节能、环保、自动化、智能化等领域是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型高科技企业。公司汇集了一批节能环保领域的精英,与国内知名院、企合作,成立新技术研发中心。并与上海交大、南阳防爆电气集团、上海节能协会等机构知业内名专家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
由上海市抗癌协会、上海市抗癌协会实体肿瘤聚焦诊疗专业委员会主办,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影像引导介入诊疗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上海市抗癌协会实体肿瘤聚焦诊疗专委会年会于2019年11月1-2日在上海市青松城酒店举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李文涛主任、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介入诊疗科董伟华主任、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介入科丁晓毅主任担任大会共同主席,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140多位专家及学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围绕“微创、联合、精准”主题,就肿瘤介入诊疗热点问题、肿瘤微创诊疗核心技术及介入肿瘤学的学科发展等问题展开研讨
为纪念创刊125周年,Science 杂志于2005年7月提出了125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其中包含25个最突出的重点问题(highlighted questions)以及其他100个生命科学、物理学、数学等领域的难题。(Science 125th Anniversary SPECIAL ISSUE Vol 309 Issue 5731) 上海交大正在加快构建“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新办学格局,学校联合《科学》杂志面向全球征集与发布125个科学问题,既是对既往研究成果的凝练与升华,更是对未来人类发展的激励与引领。本次125问征集消息发布后,得到了全球科学家、青年学者以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的积极响应,问题凝聚了美国科学促进会编辑、诺贝尔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图灵奖、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等全球知名科学家和青年学者,上海交大师生以及社交媒体用户的共同智慧
影像导航介入中心是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的十大中心之一,于2019年1月1日成立。中心以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中的术中成像和感知技术以及影像引导技术为主要内容。长期目标是建立一支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影像导航介入研究中心,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来帮助解决计算机辅助外科领域的重大基础问题和临床转化
巧家一中有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巧家同知董钰于龙潭右畔建月潭书院。竣工之日,董钰先生于书院正堂屋梁上亲笔题曰:“文运天开,腾蛟起凤
2022年6月8日,太阳2注册集团旗下子公司江西联创光电超导应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创超导”)迎来了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二期生产车间正式启动。该车间设在联创光电科技园区内,预计三个月内完成产线安装,产能可达50到80台。同时公司在和多个地方政府洽谈超导第三期产业园及产业集群的落地事宜
直播吧9月13日讯 昨日,上海男篮与CUBA球队上海交大男篮进行一场练习赛,最终上海男篮115-83战胜上海交大。本场比赛,上海内线区俊炫得到12分,并在赛后接受了记者采访。谈到与上海队磨合状况,区俊炫表示:“刚来时可能有点不适应,后面在慢慢适应,跟球队合练有两个月时间了,现在已经融入到球队了,也是按照教练组的要求,完成每一天的训练任务
至少10年工作经验,且有5年以上管理经验 (40分) 至少5年工作经验,且有2年以上管理经验(30分) 由QS、上海交大、泰晤士高等教育及US News发表的四个全球大学排名 表之一的前100所大学或US News的美国文科大学排行榜的前30所学院) 2年及以上的国外工作经验(15分) 有1名直系家庭成员是香港永久居民(5分) (废物处理、资产管理、海运保险、精算师、金融科技、创新科技、数据 与网络安全、造船师、船舶工程师、创意专家及争议解决专家) 如拥有不少于3年相当于学位程度或专家水平的跨国公司或知名企业的工作经验,如上市公司或位列《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财富》世界500强和胡润中国500强企业,可额外获得(20分)
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内容,是非专业性、非功利性和面向所有人的教育,是OG真人落实“三教融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理念不可或缺的部分。 2020年7月1日上午10: 00-11:30,教务处邀请土木工程学院江召兵博士作了题为《碧海蓝天不尽看,科技造岛绘新篇》的通识讲座。为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江博士从个人简历与案例入手引题,以富有逻辑的语言、图文并茂地从“南沙群岛概况(碧海蓝天)、亲历填岛工程(科技造岛)、海洋船舶研究(科研)、团队科研成果(数值模拟)”四大层面,以第一视角讲解了南海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瑰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从亲历南海吹沙填岛的实际工程出发,讲解工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与解决方案,展现了一线科研和工程人员的艰辛、勤劳、才智和爱国热情
于立军:1969年8月生,吉林市人,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智慧能源创新学院院长助理、上海交大能源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大医院能源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市能源研究会理事。 主要从事空气碳捕集(DAC)、风光发电智慧运维、燃料电池热管理等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