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松
主星lhs 1140与它的“超级地球”行星艺术效果图
主星LHS 1140与它的“超级地球”行星艺术效果图。 英国《自然》杂志、美国太空网19日共同发布消息称,一颗温度适中的岩态行星在经过小型恒星时发生凌星现象。这颗新发现的“超级地球”与主星的距离、岩石构成以及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使其成为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选择
cfa红移巡天红移巡天天体物理学中心
CfA红移巡天(红移巡天天体物理学中心,The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Redshift Survey)是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第一次尝试描述宇宙大尺度结构所进行的观测,开始于1977年,在1982年完成最初的数据收集 [1]。第二次的CfA红移巡天(1985-1995年)可能促成了1989年长城的发现:由星系组成的超星系集团[2]。而让天文学家讶异的是环绕在四周的空洞(voids),因为它的尺度必须在宇宙开始时就因为重力崩溃才可能形成
sao星表the smithsonian astrophys
SAO星表(The Smithsonian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 Star Catalog / 史密松天体物理台星表)是一个天体测量星表,在1966年由史密松天体物理台出版,共包含258997颗恒星。[1][2][3]该星表由之前的一些星表编纂而成,但仅收录9.0等以上且已经精确测量过自行的恒星。SAO星表里的星名由字母SAO开头接着数字序号表示,恒星以赤纬分区,每10度为一区,共分为18区,在每一区中的恒星依照赤经位置来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