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
花莲县寿丰乡牛山呼庭是个很有趣的名字,原来曾是放牛耕种之地,阿美族称之为呼庭(Hu Ting)。 想要一窥这秘境景点,首先要以牛步的速度,穿过一片山中林地,然后在我眼前呈现的是一个大型石头与漂流木结合的艺术品。 购买入场券,可以折抵园区消费喔! 园区内的摆设真是创意十足,爱吃美食的我,选择先到餐厅报到,小木屋里满满的漂流木艺术品,搭配原住民传统图腾,将创意表露无遗
我们,来自台九线上的一个小部落,人口只有仅仅四十几户。20年前没有人知道这里有个排湾族的部落,当时的排湾族人,身穿阿美族的服饰、唱阿美族的歌、跳阿美族的舞…直到有一天排湾族的青年们决定重新找回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自己的部落。如今这个部落已找回来了,那就是我们,“Lalauran”部落
(台北市武昌街二段120巷2号2楼) 这是你我共同生活着的地方,无论彼此来自哪里。我们用不同的方式,面对同一块土地,用不同的韵律,呼吸着相同的空气。本单元放映三部短片,总片长82分钟
澳洲电影”卫星男孩”,是澳洲导演卡崔娜麦肯锡的首部剧情片,片中动人之处,就是它生动地刻划了澳洲这块土地和原住民文化,以这部电影在台湾庆祝2013 澳洲原住民暨岛民纪念周,不仅非常贴切,对有意到澳洲拍片或有意与澳洲人才合作的台湾电影工作者来说,也是不错的宣传。 该片于2013年台北电影节播映前,澳洲办事处洛晓明代理代表于2013年7月5日主办了映前酒会,并邀请台湾阿美族音乐工作者阿木儿拉达和巴奈拿告在场演出。 澳洲办事处洛晓明代理代表暨夫人 (左一左二)与台北电影节胡幼凤总监(右一),与阿美族音乐工作者阿木儿拉达(右二)和巴奈拿告(中)共同庆祝2013原住民暨岛民纪念周
花莲县政府为了吸引国内、外游客到花莲观光,举办“2018花莲县原住民族联合丰年节”庆祝活动,邀请花莲县境内各个原住民族群的朋友前来共襄盛举,丰年节庆祝活动将一连举办三天,为花莲观光带来另一波高潮。 每年暑假期间花莲各地阿美族原住民举办的的丰年祭,总是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凑热闹,但因为花莲幅原辽阔,部分地区比较偏远,想参加并不容易。花莲县政府特别举办联合丰年节,邀请全国游客一起来花莲玩,今年活动举办地点位于美仑田径场,时间从7月20开始为期三天,想参加的游客就尽快安排假期,一起到花莲载歌载舞,体验原住民过年的热闹氛围
四周青山环绕,一汪清潭宛若山间明月,带点中国风的拱桥倒映在水面上,走在环潭步道上欣赏眼前美景、认识水中生物,为旅人带走都市的喧嚣,这就是隐藏在光复马锡山下的山中秘境──吉利潭,也是花莲近期新兴景点,拥有戏水道、生态浮岛等设施,为炎炎夏日亲子戏水、踏青与认识自然生态的好去处。 吉利潭原本是日治时期遗留下来的储木池,上游源自一处有三层的瀑布,大小潭蓄满了清彻的山泉水,是双色泽蟹、拉氏清溪蟹、菊池氏细鲫等原生动物的栖地,也是光复乡阿美族的戏水秘境与祈雨圣地。 随着伐木业没落而荒芜的吉利潭,经过整治、美化后,成为认识自然生态的亲水公园,站在桥上听着潺潺流水声,或是在凉亭远眺马锡山、与亲朋好友话家常,清幽的环境是来光复必访的景点之一
〝漂流出口〞是融合台湾原住民传统古调,来自台东阿美族的民谣实验摇滚乐队。 拥有坚定的鼓声,跳跃的低音,迷幻的吉他音效,创造音乐的冲击力。现场表演就像小男孩逃往阴森山林,脚步踉跄,吸入云雾刹那间现实的无奈,跳进认同与归属的大海
一年一度的暑假即将来临,您准备好要去哪里度假了吗?花莲县玉里镇公所搭配部落的丰年祭,设计了一连串的部落小旅行,包括2年1次的联合丰年祭、赤科赏萱忘忧行及传统射箭、搓爱等,共有9个梯次行程可供选择,带你完整畅游玉里之美景及特殊产业、人文景观;活动日期为108年7月29日至8月25日的每周六、日(7/30除外),即日起开放报名至每梯次活动前两周截止,每梯次限额80名,想要在暑假时拥有不一样回忆、体验传统技艺的你,绝对不要错过这次机会。 玉里镇为多元族群融合的纯朴小镇且物产丰富,原住民中又以阿美族占大多数。镇长蔡秋龙说,夏季是各原住民部落举办丰年祭的时节,为让游客能深度体验部落传统节庆,并一探丰年祭的神秘色彩,今年特别规划6种行程、9个梯次,行程内容包括参与部落丰年祭、品尝原住民风味餐及体验传统射箭、参与部落文化产业,也带领游客参访文创工坊、赏金针花海等,透过不同梯次的部落小旅行活动,感受部落族人的热情,体验原住民文化的魅力
【媒体报导】诊所也有周年庆?台东都兰诊所推动社区型“在宅医疗” 台东都兰诊所每年12月会举行“诊所祭”来庆周年。诊所也有周年庆?没错!从去年的“共生辅具节”,再到今年“友善失智.共生都兰”,诊所祭已渐渐成为在地社区指标性活动。除此,都兰诊所还有小客厅与小菜园,每周固定去3个部落巡回医疗,每个月还有“共生保健员”培训,吸引许多志工一起投入
由资深编辑人王玉萍创立的写写字采编学堂,深入农民生活,以《身土不二,从吃开始:寻找善待人与土地的好食物》一书,让人明白食物对每个人的重要。(黄世麒摄) 王玉萍(左)表示,推动友善有机耕作的农友则是身土不二的实践者。(黄世麒摄) 过往长年任职于出版业的王玉萍,深感在地发声的重要性,于2014年在花莲创立写写字采编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