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位
最近有封“最牛辞职单”在大陆微博广为流传,内容写明一位贾姓员工在今年7月2日申请辞职,而离职原因很令人喷饭──“厂小,女孩少,不好泡妞”。几位主管都在单子上批准同意,倒是最后一栏的“表决意见”中有些爆笑,因为其中一位主管反驳他,“是你没本事泡妞,不要怨天尤人。” 这张从7月初就开始流传的照片,到底出自哪里呢?新浪微博用户“luweiji”7日PO文指出,经过他的证实,这图片是来自广东的佛山顺德金泰德圣电机有限公司,离职申请人是一位组长;该组长因为3年找不到女朋友,工作少了激情,所以决定离职
今年是民歌45周年,今(13)日傍晚在小巨蛋举办感恩演唱会,一共有14组大家熟悉的民歌手,像是施孝荣、王梦麟、还有殷正洋等人,轮流献唱,让歌迷回味往日时光,现场还开放点歌,也让歌迷一饱耳福。 施孝荣宏亮浑厚的歌声,搭配慢慢升起的舞台,一出场就献上出道作品《归人沙尘》。歌手施孝荣说:“回到我的沙城沙河将再袅绕
还记得小年夜晚上8时许,收到紧急会议的通知。我隐隐觉得事态紧急,拿起钥匙和手机,便冒雨出门了。这场特别的会议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也正式吹响了中山人抗击疫情的集结号,我和同事们成为了这场战“疫”的见证者、参与者
中医能自学吗?自学中医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自学中医? 近日我在查阅中医文献时,偶尔发现两篇很感人文章,都是谈自学中医的。以下是文章提要: 这是《中国老年》2015年第24期的一篇文章:贵州省福泉市马场坪镇男孩彭智伟为照顾身患重症肌无力症母亲,读小学四五年级时,即开始找中医书籍看,如《本草纲目》《五千种药材》等,从中知道很多种中药及药性,并试着找方子,抓中药。 这是《老同志之友》2016年第10期的一篇文章:65岁那年,他自学中医;70岁那年,他到医科大学,一读就是9年,先后拿到了医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林前十五19) 听过一个故事,有位母亲乘船遇险,不知是否可以平安泊岸。然这位母亲态度安然地告诉身边的人∶“若我们能平安回岸,我知道在那方有等待着我回家的丈夫和女儿;若船不能回岸的话,也有父母亲在另一个家等待着迎接我
陆续有好几位资深的球友问到类似的问题,就是自从赛制改成两球换边发球后,进入比赛状况的速度就变慢了。 其实这是所有人都面临到的状况,很公平。 如果你也有类似困扰,不妨从下面这三个方向试试看啰: 不要期待靠发球就吃对方,反而要把发抢配套练得更精熟;配套打得出来,自然就能进入状况
黄炜翔独立制作,担任导演的《第六病房》,有一种“简单”的美感。回顾一下这几年自己的看戏经验,更多时候遇上的是总想把戏无论在形式或技术上都做得更复杂的作品,却因而时常做得太满,反而似乎较难得再见到这样的,以简单为出发点的作品了。说一出戏简单,其实是一个很难解释的入口词汇,它不是指简陋这种零乱无章,粗糙滥制的做戏行为(但也有戏可用“简陋”形容它的美感,不过那是另外一回事了),《第六病房》独立制作的成本自负似乎也不能拿来当做认为这出戏简单的唯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