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iomedicine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执行副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1986),美国Virginia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1-200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研究所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病因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肿瘤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病因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2015-),北京市首批科技新星,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
刘荣,副研究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统计学专业背景、长期从事生物医药大数据挖掘分析
周雪忠,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智能研究所所长。担任中国中医信息学会中医药健康大数据分会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人工智能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疗效评价专委会副会长等学术兼职。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SCI 论文7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Bulletin、NAR和Ebiomedicine等国际期刊,Google Scholar 引用6000余次,SCI总引3000余次
北卡罗来纳州温斯顿 - 萨勒姆 - 2019年9月3日 - 可以通过某种饮食方式影响肠道微生物组 - 生活在胃肠道的好细菌和坏细菌 - 以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方式吗? 根据维克森林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的说法这是一种公平的可能性。 在一项小型试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患有轻度认知障碍(MCI)的研究参与者中发现了几种不同的肠道微生物组特征 - 细菌产生的化学物质,但在具有正常认知的对应物中没有发现,并且发现这些细菌特征与较高水平相关MCI参与者的脑脊液中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志物。 通过跨群体饮食干预该研究还表明改良的地中海 - 生酮饮食产生肠道微生物组及其代谢物的变化这与两个研究组成员中阿尔茨海默氏症标志物水平降低相关
周雪忠,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智能研究所所长。担任中国中医信息学会中医药健康大数据分会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人工智能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疗效评价专委会副会长等学术兼职。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SCI 论文7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Bulletin、NAR和Ebiomedicine等国际期刊,Google Scholar 引用6000余次,SCI总引30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