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
《激 情的岁月》是一部以年轻科研和保障人员为主角的“两弹一星”题材电视剧,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科研工作者扎根戈壁、奉献青春的传奇故事。此次发布的七张角色海报中,王怀民(李光洁饰)、**蓉(高露饰)、陶志纲(李健饰)、钟心(徐晓璐饰)、黄凯华(朱铁饰)、彭雄飞(苏茂洋饰)和钟培林(牛飘饰)七位主要角色集体亮相。 海报背景为夕阳中的戈壁滩,七位主角逆风而行,他们目视前方,神情坚定
好机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博莱特正凭借其可靠、高效、节能等产品优势,为中国国防工业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国防工业代表着一个国家工业发展实力的最高水平,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主要对接民航局,负责民用飞机的消防设备的研发与检验,是一家实实在在的国企。此次采购是公司新设的一个实验室需要用到空压机,对于设备的 强军!节能!博莱特BLT S超高效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再立大功”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不仅从初期发展到了如今的两弹一星,核潜艇,航母,战斗机等,经济也是一跃成为了世界的二号经济体
你们好,来信收悉。作为“东方红一号”任务的参与者,你们青春年华投身祖国航天事业,耄耋之年仍心系祖国航天未来,让我深受感动。 50年前,“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我在陕北梁家河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激动
10月19日至25日,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主题展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治疗眼科“不治之症”的眼部肌肉神经刺激器、打破国际垄断的高端扫描电镜技术、航天育种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成果集中亮相。 记者:张舵、李峥巍 发表时间:2014-01-13真空环境是众多科学研究、工业制造的基础性条件,从智能手机屏幕镀膜、芯片制造,再到航天仪器检测,都离不开真空技术
新京报快讯(记者 倪伟)今天(11月30日),风云二号H星及风云三号D星正式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交付给中国气象局。交付仪式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气象局共同向中国科学院院士、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颁发“风云气象卫星事业终身成就奖”。 孙家栋曾获“两弹一星”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一曲悠扬的《东方红》乐曲在浩瀚太空奏响,宣告了中国进入航天时代。如今,我国在轨卫星超过200颗,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创造出累累硕果,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正式进入了新时代
11月8日,由西北工业大学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牵头,联合集团公司四院、六院及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共同发起组建的航天动力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揭牌,同时成立了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届理事会并召开了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小筑,校长汪劲松,副校长宋保维、何国强,纪委书记张海兰;集团公司总部有关部门、四院、六院,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有关领导参加会议。 雷凡培、汪劲松当选为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并共同为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为此,中央逐步反思苏联模式,积极谋划农轻重格局,努力探寻中国工业化路子。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苏国际战略出现分歧。到1960年,苏联单方面撤回援华专家,留下不少“半拉子”工程,给我们带来很大的被动和挑战
3月15日下午,校长王树国会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总指挥兼总师董瑶海一行,双方围绕深化校企合作,加快科技创新等领域进行深入交流。 王树国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下,要进一步加强大学与社会的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2022年6月7日,由我院经络党支部发起,联合基础党支部、福建省针灸学会支部,前往福建省科技馆参观学习“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重温科学家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感人事迹,深切感悟百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和伟大指引下形成的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团结引导党员同志不忘科技报国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 全体党员在院党委书记周美兰同志和院纪委书记刘梅同志的带领下,观看了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主题的六部分展区和“众心向党 走向复兴”专题下的历史文献照片、科学家著作书信手稿、影像资料,再次领会“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等,感受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勇于担当,砥砺前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步步推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