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11月8日,由西北工业大学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牵头,联合集团公司四院、六院及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共同发起组建的航天动力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揭牌,同时成立了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届理事会并召开了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小筑,校长汪劲松,副校长宋保维、何国强,纪委书记张海兰;集团公司总部有关部门、四院、六院,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有关领导参加会议。 雷凡培、汪劲松当选为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并共同为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图书对企业管理功不可没。有时,一本好的财经图书能显著地提高一个企业的绩效,甚至能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那么,2006年将对中国企业管理产生巨大影响的财经(经管)图书有哪些呢?为此,北京万卷中心联合我国经济管理界专家、传媒记者和部分企业读者代表,在浩若烟海的财经(经管)图书中遴选出“2006影响中国企业管理的十大财经图书”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简称:长二丁、CZ-2D,是中国于1990年2月开始研制的一型航天运载火箭,1992年8月9日进行首次发射,成功的将中国一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增加了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使其运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
1月17日零点12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成功将我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按计划稳步推进。今年我国宇航发射首战告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发射任务取得“开门红”
2023考研备考已经开始,对于考研时间一直都是很多考研人关注的焦点。考研小编整理了“202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十一所研究生考试时间”,以便大家在此期间做好考研复习安排。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预计 2022年12月24日-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一号任务,已完成卫星和运载火箭出厂审定工作,转入发射实施阶段,将于4月份择机发射。 高分一号任务由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六大系统组成。目前,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的高分一号卫星和运载火箭已经按照研制流程,完成了设计、生产、试验及出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性能指标满足研制总要求,并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此次发射任务
2014年12月31日9点0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二号08星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24分钟后星箭分离,随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至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14年宇航发射任务圆满收官,全年共执行15次火箭发射任务,将20余个中外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
11月8日,由西北工业大学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牵头,联合集团公司四院、六院及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共同发起组建的航天动力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揭牌,同时成立了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届理事会并召开了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小筑,校长汪劲松,副校长宋保维、何国强,纪委书记张海兰;集团公司总部有关部门、四院、六院,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有关领导参加会议。 雷凡培、汪劲松当选为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并共同为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根据国务院深化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于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由中央直接管理。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我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曾历经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等发展阶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着我国全部的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飞行器等宇航产品及全部战略导弹和部分战术导弹等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和发射试验任务;同时,着力发展卫星应用设备及产品、信息技术产品、新能源与新材料产品、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产品、特种车辆及汽车零部件、空间生物产品等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大力开拓以卫星及其地面运营服务、国际宇航商业服务、航天金融投资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为主的航天服务业,是我国境内唯一的广播通信卫星运营服务商;是我国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产品提供商
本报讯(记者 魏京华)近日,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二院联合举办的钱学森论坛——“引发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主题交流在京召开。两院院士,国家部委、军队、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和领导400余人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围绕未来5~10年可能引发产业变革的重大颠覆性技术的发展方向,共同探讨采取何种举措,从而使社会各个领域、行业受益于颠覆性技术,并最终通过应用创新改善人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