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
被虫叮咬,核酸检测为阳性?谣言! 近日,有消息称广东惠州“惠阳区某小区业主因被虫叮咬,去医院检查时核酸检测为阳性”引发关注。4月23日,惠州市惠阳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惠阳发布”通报称,小区业主被不明动物(怀疑老鼠)咬伤,截至目前,根据其临床表现及核酸检测结果,已排除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该业主8名密切接触相关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传播速度快,无特异性治疗药物,重症病例可出现严重出血、休克甚至死亡,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 当前,广东进入登革热本地流行季节,疫情防控压力大,形势严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民动员起来,配合全省(市)行动,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整治环境,采取防蚊灭蚊措施,清除积水及卫生死角,齐动手铲除蚊虫孳生和栖息的环境
登革热属于一种传染病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登革热是被携带有登革病毒的蚊虫叮咬引发的。临床特征为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登革热其实是属于一种传染病,其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是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登革病毒所致,具有急性发作的特点,不过这种疾病在我国是十分罕见的,只是在亚热带及热带地区比较流行,因此不必对此过于担心
[登革热、肠病毒、红眼症疫情持续升温,疾管局即日提升疫情警示灯号为橙灯,审慎因应严峻疫情] 张贴者:2010年10月16日 下午10:5687002@pdps.tp.edu.tw 依据卫生署疾病管制局近四周传染病监视资料显示,南台湾本土登革热病例持续快速增加,已扩及邻近五县市,且本周本土病例再创新高达111例。目前已存在四种病毒型别感染,罹患登革出血热威胁大增;开学后肠病毒疫情持续上升,仍未见缓和迹象,急诊就诊率已逼近上学期第一波高峰;急性结膜炎(红眼症)疫情急诊就诊率较前2年同期为高,并出现多起校园群聚事件。整体传染病疫情持续升温情况下,该局决定将国内疫情警示灯号由黄灯提升为橙灯
由美国、法国等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科研小组17日报告说,他们完成了对埃及伊蚊基因组的测序工作,这将为控制登革热和黄热病的传播提供线索。 登革热和黄热病严重威胁着一些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健康。埃及伊蚊是传播登革热和黄热病的主要媒介
本文摘要:陕西省卫生厅8月9日发布了7月份陕西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7月1日零时至31日24时,全省共计报告法定传染病21135事例,丧生25事例。 其中,丙类传染病报告发作数手足口病居首
卫生署疾病管制局于8月25日公布今年首例本土登革出血热病例,该病例为75岁女性,居住于高雄市鼓山区,8月20日检验结果证实感染登革热,住院后因出现出血倾向,8月24日由医院通报登革出血热,并经疾管局确诊,目前于加护病房治疗中。 疾管局表示,这名病例于8月17日出现发烧、头痛、关节痛、肌肉痛、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等症状,8月18日至医院就医,次日由医院通报登革热,并经检验证实。8月20日病例住院治疗,情况稳定,惟8月23日出现鼠蹊部瘀青、血小板偏低及肋膜积水等登革出血热症状,治疗后症状缓解
地区年龄性别统计表-登革热-依发病日统计(以月为单位) 2003年起各地区、各年龄层、性别之病例数统计表(疾病名称:登革热,日期种类:发病日,病例种类:确定病例,感染来源:本土、境外移入) 地区年龄性别统计表-登革热-依发病日统计(以周为单位) 地区年龄性别统计表-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症候群-依发病日统计(以周为单位) 2003年起各地区、各年龄层、性别之病例数统计表(疾病名称: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症候群,日期种类:发病日,病例种类:确定病例,感染来源:本土、境外移入) 1998年起每日登革热确定病例统计,资料更新频率为每日更新 (因档案较大,资料资源中含有下载位置)
1990年的肖扬在2017年研究生毕业后就在东莞市疾控中心参加工作,成为疾控人至今已经5年时间。主要负责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包括疟疾、土源性线虫病等寄生虫病及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两年多来,肖扬(右一)始终奋斗在战疫一线,和同事一起利用创新、科学的技术方法,不断与新冠病毒进行斗争
地区年龄性别统计表-登革热-依发病日统计(以月为单位) 2003年起各地区、各年龄层、性别之病例数统计表(疾病名称:登革热,日期种类:发病日,病例种类:确定病例,感染来源:本土、境外移入) 地区年龄性别统计表-登革热-依发病日统计(以周为单位) 地区年龄性别统计表-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症候群-依发病日统计(以周为单位) 2003年起各地区、各年龄层、性别之病例数统计表(疾病名称: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症候群,日期种类:发病日,病例种类:确定病例,感染来源:本土、境外移入) 1998年起每日登革热确定病例统计,资料更新频率为每日更新 (因档案较大,资料资源中含有下载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