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愿
无量舍,无私无我,率真自在。 祖师鸿慈深,大愿化娑婆,奉上帝之命,挽九六归乡,屡倒装降世,不离于众生,慈眉大肚容,深植众生心,宽厚而包容,清静而谦恭,皆大欢喜歌,弥勒家风曲。 不休息菩萨以老祖师真言慈勉众后学:遵祖祖相传之规,依师师相授之法,以天命为重,以佛法为尊,以普渡为心,以善言为宝,以贤才为命,以规戒为法
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它的意思,菩提早觉,萨埵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那也就是动物
不管我们在诵什么经文之前都是需要发愿的,我们能够认真的去发愿,就能够收获到很多的好处。所以诵普门品之前我们大家要记得发愿,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步骤。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诵普门品之前怎么发愿,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吧
“观世音”是梵语Avalokitesvara的中文译名,原意为“探视下界的神”或“由高处往下观之君主”。最早出现在西元三世纪印度和尚僧铠所翻译的佛典《无量寿经》里。西元五世纪,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翻译《妙法莲华经》,其中〈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云:“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问:师父,请问十念就能往生,那平时还要多念佛吗?念佛念得多对于我们又有什么利益?是减少烦恼、内心光明,还是去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有什么上下品的区别呢? 常敏法师: 一念、十念、上至百千亿声念佛,都是佛愿所催促,是南无阿弥陀佛慈悲光明摄取不舍。念佛就是随顺佛的愿心,随顺弥陀的慈悲救度。西方极乐世界,是清净无为涅槃界,彼国菩萨没有差别之相
大悲咒是受众生欢迎的一部宝典,它不但是一部影响力大的佛咒,也是一首传唱度很高的歌曲。虽然学习大悲咒的方法有多种,但不少人为方便就选择了唱诵的方式。唱诵大悲咒有不少的好处,只是大家在唱诵时需了解大悲咒歌词中文意思,这样不但能把大悲咒唱的更好,也能让自己对大悲咒有更多的认识
大悲咒是现在众多人读诵的一部咒语,它全文只有几百字,但它的每句咒语都隐含着深厚的意思,所以大家在读诵这部咒语时一定要用心去领悟。而且读大悲咒时,大家可以看看佛经大悲咒全文翻译,这样会让自己对大悲咒有一个了解。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皈依三宝,皈依大悲渡世的观世音菩萨,世间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众生,要誓愿宣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救苦救难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烦恼,了悟真实光明,皈依于大慈大悲、随心自在的观世菩萨
“***·池田大作”研究会工作简报第4期2010.12.31 “***·池田大作”研究会工作简报2010第3期2010.12.31 ***·池田大作研究会第11期简报2009.04.27 ***·池田大研究会第10期简报2009.03.18 研究会围绕“***、池田大作与中日邦交正常化”开展第十四期读书会2007.07.06 创价大学驻北京办事处川上喜彦先生率日本、美国创价大学学生来南开访问,研究会围绕“...2007.07.06 研究会围绕“***民间外交思想与对创价学会的关注”开展第十二期读书会2007.07.06 研究会会歌《我们的誓愿》参加社团联演出,受到普遍好评2007.07.06
问:为什么有些场合,比如我在梦中遇到紧急危难的情况,还有超度亡灵,好像念佛不管用,要念别的经咒才有比较好的效果?这样还能说念佛是最殊胜的吗? 答:我们凡夫单看一些事情的表相,是很难知道它背后幽秘的因果关系的。表面看起来似乎念别经别咒更有效果,可事实是怎么形成的,事实是不是这样,这都不好判断。 但是佛法总有它根本的原则
居士:师父,你一定要救我哦。我这人只会念佛,其他都做不来。念佛也只能念几百声,不像别人那么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