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
2008年获西泠印社“百年西泠•中国梦”海选比赛华南赛区优秀奖; 2012年入首届“赵孟𫖯奖“全国书法篆刻展(中书协,草书); 2013年入全国“魏晋风度”新锐书法作品展(中书协,草书); 第三届全国草书展(中书协主办); 纪念***诞辰120周年全国书法展(中书协主办,草书); 2014年入“生态大连”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书协主办,篆刻); 获书法报30年“巴山夜雨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篆刻组优秀奖; 获山西省第二届“晋阳杯”篆刻展二等奖; 入《中国书法》全国大学生书法展获奖(中书协主办,草书); 获全国首届“**杯”全国公益书画展优秀奖。 2015年11月论文获西泠印社当代篆刻学术研讨会二等奖。
林金田,号云中山人,1955年生,福建省安溪县人。1975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退休后定居厦门。 自幼酷爱书法 ,擅长行书、草书兼篆书,并经常和书友们切磋交流及参展,作品曾多次获奖
摘要:刘路德 男 五O年一月出生,天津市人。受家庭熏陶,自幼爱好书法,先后临习了柳 、颜、赵体楷书,后又学习了隶书,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习了行草书、篆书、古文字学、欧楷,作品在全国书画大赛上曾几十次获奖 刘路德 男 五O年一月出生,天津市人。受家庭熏陶,自幼爱好书法,先后临习了柳 、颜、赵体楷书,后又学习了隶书,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习了行草书、篆书、古文字学、欧楷,作品在全国书画大赛上曾几十次获奖,并入编多部书画集
白建锋,陕西咸阳永寿人,字华清居士,号墨龙轩,中国诗书画研究会陕西分会研究员、全球华人总会书画研究院临潼分院副院长、陕西西安市临潼骊东书画院院士。 白建锋创作以楷、行、草书为主,从传统出发师古而不泥、严谨而秀美、遒劲有力,学习书法二十余年,不断耕耘,在全国书法比赛中获得多个奖项,尤其斗方创作书画受到各届人士好评。作品在丝路绽放时代春风中国梦刊登2018全国书法艺术大展,第十届观音山杯作品被组委会及多位名人收藏
从一个师生画展想起抽象的抽离实象问题。 小陈告诉我很多同学喜欢画抽象画,因为容易画,出来的意思是个人的笔法观点,只要圈圈点点,东西南北任意挥笔或墨彩浓的深的那么一放,画遂大功告成! 画抽象画不从工笔学起,由于没有根基,抽象沦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东西如何引人投入画中? 虽然抽象的东西不须理会规矩方圆,但作品不可能令观众进入抽象世界,原因是缺乏画之索引,毕加索的画能够引人入胜,并且引来巨大的回响,因为毕加索的画有工笔作引子,抽象笔法顿成艺术的升华。 毕加索不是不学无术之辈,他的工笔画非常了得,象中国的草书,没有工笔底子而写草书,结果是乱作一团罢了
解道宽,男,系河南商丘人氏,1955年生,中专文化,退休人员。 热爱书法,多年来坚持练习,写得一手好行草书,有:笔下生风云,纸上应艰辛,写尽江河水,能让龙虎惊的豪放气势,行笔自如,字体流畅,挥毫成篇。经介绍于2020年加入了云鹤书画院,对书法研究与学习,书法艺术有了更大提高
赵振刚 :河南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协会员、原漯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漯河市书画院院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第三、第四届理事,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他的书画作品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名震中州,远播海外,其作品被《红旗》杂志,《中国书画报》《书法报》《商界人物》《国防艺苑》《当代著名书画家》《中国草书大字典》《唐诗三百首》等数十家专业报刊广泛刊载
“和”字书法--篆书选择了被誉为“小篆鼻祖”的李斯的书法,配以如瀑布般的飞白悬空而下,线条更显匀净而修长,呈现出庄严之美丽。 “和”字书法--隶书选取了“隶书典范”曹全碑,扁平、工整、精巧的书法字体配以湖泊般的飞白,平静而祥和,雄阔严整而又稍显舒展灵动。 “和”字书法--行书选择了集书法大成者“书圣”王羲之的书法,配以行云流水般的飞白,用笔俊迈,体势展拓,展现了行书的灵动之美
王献之草书《十二月割帖》 导读:《十二月割帖》,王献之草书作品,墨迹曾为米芾收藏,后摹勒上石,南宋人收入《宝晋斋法帖》。墨迹早已失传,现仅有拓本传世,存5行32字。 王献之《十二月割帖》 选自上海图书馆藏《宝晋斋法帖-卷一》宋拓本
朱亚东,男,1957年2月22日生于上海,号“无羁”,上海市静安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朱熹嫡裔,祖籍江苏省镇江府儒里乡中沙村(距“朱氏宗祠”一里之遥)。蒙学于父,后转益多师,得到谢稚柳、宋日昌等前辈悉心教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