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
您是否在寻找针对斑马鱼幼鱼的行为研究工具?斑马鱼行为轨迹跟踪系统(DanioVision)是一款用于斑马鱼和其它小型生物的高通量跟踪研究系统,可以帮助您高效准确地进行研究。 “我一定会向其他人推荐诺达思的研究工具。” Ruud van den Bos博士是神经生物学和实验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斑马鱼研究对他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外显子测序是指利用序列捕获技术将全基因组外显子区域DNA捕捉并富集后进行高通量测序的基因组分析方法,也称目标外显子组捕获,是指利用序列捕获技术将全基因组外显子区域DNA捕捉并富集后进行高通量测序的基因组分析方法。是一种选择基因组的编码序列的高效策略,外显子测序相对于基因组重测序成本较低,对研究已知基因的SNP、Indel等具有较大的优势。 在人类基因中大约有180000外显子,仅占人类基因组的1% 但是约85%的致病突变发生在外显子组区域
—可获得样品的各种信息,实现高通量分析— 2018年7月31日,日本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公司(TSE:8036,日立高新技术)于7月31日正式推出肖特基场发射扫描电镜SU7000,它缩短了通过采集多种信号获取样品多种信息的时间,真正实现了高通量的观察与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可通过检测样品激发出的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X射线等信号,获得从微细结构到组成成分等各种信息,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纳米技术、半导体、电子器件、生物、材料等诸多领域。随着SEM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对观察时间的缩短、信号的迅速高效采集提出了更进一步的需求
2022世界杯预选赛下注(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在江苏扬中、南京江宁、重庆万州、新疆石河子、湖北武汉拥有四个生产基地、三个研究院、23家制造企业,与德国西门子、瑞士赛雪龙等国际公司设有多家合资企业,在美洲、欧洲、东南亚、中东、非洲建立二十多家分支机构,集团拥有近1万名员工是一家专注于包括Ku/Ka/THz在内的高频谱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是Ka高通量卫星及THz领域的国内国际诸多标准的参与者与制定者,是该产业领域全球引领者。致力于打造以太赫兹通讯为主要载荷的新一代卫星宽带网络,成为全球光电信息超融合综合服务商。通过搭建太赫兹科技创新研究院、通信技术研究院、太赫兹制造业创新中心、太赫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太赫兹科技创新协会、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自主研发台,以及举办国际太赫兹论坛和国外联合办学,华讯方舟集团建立了全球化的人才体系
2023年3月1日,三优生物对外宣布入驻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剑桥创新中心(CIC,Cambridge Innovation Center),标志着三优生物全面开启国际化业务的新征程。 三优生物是一家国际领先的、专注于创新生物药物研发和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的创新生物药高质量、高通量、集成化研发及价值转化平台,提供“差异化CRO、整合型CDO、协同型CPO、特色 CRS”于一体的解决方案
个人介绍: 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健康大数据分析工程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健康大数据、健康信息学、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进化计算等。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包括Nucleic Acids Research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The ISME Journal等著名期刊上的数篇论文被引用700余次,一作单篇最高引用220次
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上的一项研究公布了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病毒整合位点图。病毒整合是病毒将自身DNA插入宿主DNA的过程,这也是感染HPV后导致宫颈癌产生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Ding Ma等人利用高通量病毒整合检测方法在超过100个宫颈癌样本中找到3667个HPV整合位点
动植物组织样品通常在实验室中进行测试,并且样品通常在测试之前进行预处理,研磨是预处理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动植物组织的样品通常质地柔软,具有一定的韧性,并且样品量小。传统的磨刀机和行星式球磨机在研磨此类样品时存在某些缺陷,而组织研磨仪是专门针对此类样品而设计的
本试剂盒广泛应用于多种植物组织的核酸提取,获得的DNA/RNA纯度高,可直接用于PCR、酶切、杂交等分子生物学实验。 该试剂盒置于室温(15-25℃)干燥条件下,可保存12个月,更长时间的保存可置于2-8℃。2-8℃保存条件下,若溶液产生沉淀,使用前应将试剂盒内的溶液在室温放置一段时间,必要时可在37℃水浴中预热10 min,以溶解沉淀
1976年生人,汉族,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教师,从事药物分析方法研究。研究方向:1. 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民族药物分离分析新方法及分离机制研究;2. 活性成分筛选研究 基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药物高通量筛选、分子靶向药物特异性识别方法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5项,参与国家级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编写编著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