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引种
本文摘要: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2019年度省高校杰出科技创新团队的票选结果,我校艺术设计学院祝遵凌教授领衔的“大数据与园林植物应用于技术”团队获批立项建设。 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2019年度省高校杰出科技创新团队的票选结果,我校艺术设计学院祝遵凌教授领衔的“大数据与园林植物应用于技术”团队获批立项建设。“大数据与园林植物应用于技术”团队遥相呼应时代前沿,把大数据与园林植物应用于融合,以传感器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等大数据采集及分析为手段,以园林植物引种、栽培、交配、育种为基础,以园林植物应用于为核心,以产业化服务与发展为导向,把信息、科学、技术、艺术与工程实践中等学科交叉融合,实践中注目民生生态环境,从而提升园林植物应用于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完备和提升园林植物仅有生命周期的综合功能与效益,为美丽中国建设获取理论承托和技术服务
6月26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杨永平、院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彦如一行6人到访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所党委书记李宏伟、种质资源库主任李德铢、副主任伊廷双以及科技处、种质库部分骨干参与来访调研。 调研会上,双方分别介绍了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方面的现状和进展,以及十四五期间在种子库方面的规划
山东省滨海耐盐碱植物引种繁育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成立于2016年,现有工作人员20余名,由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山东省林业科技创新岗位专家—丁世民教授主持。该中心2017年3月,被评为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019年被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认定为国家级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中心针对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盐碱地实际情况,主要围绕耐盐碱植物引种筛选技术研发、耐盐碱植物繁育技术研发、耐盐碱植物栽培技术研发以及园林植物绿色植保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致力于进一步丰富耐盐碱绿化树种,解决盐碱地绿化困境,推进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相关农林产业发展
生态技术研究院隶属于御园景观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御园景观集团有限公司的科技创新机构。研究院下设3个研究所,分别是风景园林研究所、立体绿化研究所和综合管理办公室。 研究院以园林植物引种、选育、开发利用,园林工程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及立体绿化为主要方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自然保护区规划和管理、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基本知识,具备林业行政管理、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能力,从事自然保护区常规管理、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核心课程 森林环境、森林植物、野生动物识别与标本制作、野生动植物调查与巡护监测技术、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管理、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野生植物引种栽培技术、野生动物饲养与救护技术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野生动物识别与标本制作、野生动物饲养与救护、野生植物引种栽培技术等实训
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讯(驻上海记者 汝乃尔)日前,上海植物园首次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并邀请20名游客免费参与“探访暗夜精灵”,在春夜里赏花、观星,融入自然。 据介绍,园方通过官方微博向社会招募了20位18岁至60岁之间,身体健康,热心公益和环保的游客。这些游客在植物园科普导游的带领下,欣赏夜色朦胧下的精美景点和璀璨夜空,体味与白天不一样的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