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侨
华声报讯:1月14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贫困华侨农场经济发展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会议原则同意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报告。 据南方日报报道,会议认为,广东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提出的《关于扶持贫困华侨农场经济发展的议案》从1998年开始实施以来,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实施华侨农场体制改革,加大资金投入,解决侨场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等问题,华侨农场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归难侨生产和生活条件有明显的改善,基本达到议案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同意予以结案
我厂前身为1960年福州市委、市人大批准创办的国营福州北郊华侨农场,从1960年接待首批从印尼排华回国的归侨到1978年安置印支难民共计1321人。1982年经国务院侨办批准改制为福建省福州华侨塑料二厂,原隶属于福建省侨务办公室。 我厂位于城乡结合部,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厂房及公共设施用地2万平方米;目前全厂人口884人,有归难侨及其亲属745人,我厂原主营业务为硅橡胶制品、PVC塑料泡沫拖鞋、包袋雨衣等产品,已停产停业
华声报讯:日前,江门市外事侨务局、侨联会、卫生局的领导一行13人组成慰问团,先后走访慰问了恩平市大槐华侨农场、台山市海宴华侨农场和鹤山市合成华侨农场的华侨、归侨,带去对他们的关怀和节日的问候,送去了节日慰问金及200张毛毯。 在3个侨场,归难侨代表纷纷对政府的关心表示收由衷的感谢,向慰问团介绍了他们一年来的生产、生活情况,并反映了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外侨局领导表示,今后江门市外侨局和侨场要更多地沟通和联系,共同努力,尽量争取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也希望侨场职工紧密团结在镇政府周围,同心同德,配合政府做好侨场各项工作
我司前身为福建省福州华侨家具厂,曾是福州华侨塑料二厂的家具分厂,1992年经上级部门批准成立后,作为直属省侨办企业局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保留事业性质的企业法人,占地面积5.9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福建省安置归难侨单位,目前居住我司生活区的归难侨及眷属约300人。2011年6月,改制更名为“福建省华侨家具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金171万元。 1986年起至2002年,我司生产的“美居”牌板式家具、“舒而康”弹簧软床垫、实木家具、钢木家具都曾经获得广大客户好评,其中“舒而康”商标还曾连续多次获得国家质量检测中心颁发的国家“A级”产品认定,并从1998年至今被评为“福建省著名商标”,还曾获得我省同行最畅销商品、省地产畅销商品、闽货精品推广宣传等荣誉证书
我厂前身为1960年福州市委、市人大批准创办的国营福州北郊华侨农场,从1960年接待首批从印尼排华回国的归侨到1978年安置印支难民共计1321人。1982年经国务院侨办批准改制为福建省福州华侨塑料二厂,原隶属于福建省侨务办公室。 我厂位于城乡结合部,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厂房及公共设施用地2万平方米;目前全厂人口884人,有归难侨及其亲属745人,我厂原主营业务为硅橡胶制品、PVC塑料泡沫拖鞋、包袋雨衣等产品,已停产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