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奖
1、医学中专毕业,在县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受聘副高职务满七年; 2、医学大学专科毕业,受聘副高职务满七年; 3、医学大学本科毕业,受聘副高职务满七年; 4、医学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受聘副高职务满五年。 1、医学大学专科毕业,在县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不少于七年; 2、医学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不少于五年; 3、取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不少于四年; 4、取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不少于二年; (三)主任医师医学大学本科毕业或取得学士以上学位,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不少于五年。 (四)符合下列有关条件,经考核合格,可认定主治医师任职资格: 1、取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从事医师工作不少于三年; 2、取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2018年度湖南科技奖揭晓220个项目获奖附名单【消息】 2月27日上午,湖南省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暨科技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 红网时刻2月27日讯(记者 刘玉先 何青 摄影 李长宏)2月27日上午,湖南省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暨科技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大会公布和表彰了第十一届湖南光召科技奖获奖者,2018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2018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
【新冠肺炎有救了?】俄罗斯成为全球第一个‘注册新冠肺炎疫苗’的国家,总统女儿已经接种! 2020年全球爆发新冠肺炎,全世界人心惶惶,对大部分国家也带来严重的影响。这场疫情改变了大家的生活常态,人们不能出国旅行、要随时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戴口罩等等。 对此,大家也非常关心各国新冠肺炎疫苗的进度
“邵逸夫奖”每年颁发三个奖项,分别为: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 直至2022年,“邵逸夫奖”已颁发58个奖项,包括: “邵逸夫奖”得奖人 于2004年至2022年间,共有99人获颁“邵逸夫奖”: 共享和非共享“邵逸夫奖”奖项 天文学奖: 120万美元奖金(2004年至2015年为100万美元) *(共享得奖人每位均颁发奖章及证书) 最年轻得奖人 亚当 • 利斯教授于2006年获颁邵逸夫天文学奖,得奖时他37岁,是最年轻的“邵逸夫奖”得奖人。 最年长得奖人 陈省身教授于2004年获颁邵逸夫数学科学奖,得奖时他93岁,是最年长的“邵逸夫奖”得奖人
根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教技发〔 2009〕2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专利技术实施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1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工作分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包括推广类)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专利奖,共四个奖种。 已获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拟申请由教育部推荐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简称直报项目)可按有关要求直接推荐参加教育部遴选
汪尔康 1933年5月4日生于江苏,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所长。1952年上海沪江大学毕业
3月16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会上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出炉。极目新闻记者通过梳理发现,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有特等奖1项,1等奖64项。唯一的特等奖为“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文理学院
吴一戎,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召集人,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微波成像技术以及大型遥感地面处理系统的设计和研制,推动国家航空遥感系统的发展。微波成像领域,发明了多维度微波成像技术和稀疏微波成像技术
焦豪,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爱思唯尔工商管理学科高被引论文作者。荣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中国管理科学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优秀项目奖、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优秀指导教师等省部级奖项
2、1998年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序第二; 3、2000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教学类)三等奖; 4、2004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排序第二; 5、2004年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序第二; 6、2005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7、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序第五; 10、2008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序第二; 11、2008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序第一; 主要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库存控制与管理、数据驱动运作管理、供应链金融、共享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基金项目、省人文社科基地重点研究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等科研课题20多项。在国际权威期刊IIE Transac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 Science、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以及国内权威学术期刊《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等发表论文200多篇,论文被SCI他引400多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