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
你们不可以事事要求称心如意,总要求问心无愧。问心无愧,是人生一件乐事,极大的乐事。 我大半生也是要求事事称心如意,不知道问心无愧的道理,到晚年才体会出这种道理
佛说人生是苦,苦究竟是什么意思? 常是永久,乐是安乐,我是自由自在,净是纯洁清净。 《李叔同集》:“佛不单单说人生是苦,还说苦有苦因,把苦因除了就可得到究竟安乐。学佛的应照佛所指示的方法去修学,把这不彻底不圆满的人生改变过来,成为一个究竟圆满的人生
1934年,弘一大师为闽南佛学院捐办了佛教养正院。典礼上,有人问他:“您是无数人敬仰的大师,请问您究竟在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呢?” 弘一大师不假思索地答道:“有。我感觉饿了的时候,就去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去睡觉
有人拜访弘一大师时问:“什么时候是你最开心的时候?”答:“当我有新收获时。” 再问:“你是怎样对待开心与难过的呢?”回答:“开心的时候,我会节制自己,难过的时候,我会自己挠痒自己笑。” 来访者不解
延参法师在福慧慈缘讲述“禅门明月——弘一大师” 延参法师在会馆讲述“禅门明月——弘一大师” 佛教在线北京讯 2012年8月4日,延参法师在北京福慧慈缘文化会馆讲述“禅门明月——弘一大师”,京城的莲友和上班一族闻讯纷纷来到会馆聆听讲座,会馆内听众满座。 本次延参法师所讲人物“弘一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非常有名的人物,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延参法师将其一生分为三个阶段讲述:认识自我,前二十年勤奋读书,四处求学;超越自我,直到中年,教书育人,多才多艺;完善自我,遁入空门,著书弘法,宣扬佛教。通过三个人生阶段,延参法师让我们清楚的认识了大师不平凡一生,向大师学习幼年失怙,却勤奋好学;身处乱世,却淡定自若的平和心态,让我们不要因生活琐碎之事烦躁、生气,要保持平稳的心态
印光法师(1861年夏历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农历辛酉年)-1940(庚辰年十一月初四),即释印光,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又因仰慕佛教净土宗开山祖师-当年在庐山修行的慧远大师,故又号继庐行者,民国四大高僧之一(虚云,太虚,印光,弘一)。大师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陕西郃阳(今合阳)路井镇赤东村人
印光法师(1861年夏历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农历辛酉年)-1940(庚辰年十一月初四),即释印光,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又因仰慕佛教净土宗开山祖师-当年在庐山修行的慧远大师,故又号继庐行者,民国四大高僧之一(虚云,太虚,印光,弘一)。大师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陕西郃阳(今合阳)路井镇赤东村人
你们不可以事事要求称心如意,总要求问心无愧。问心无愧,是人生一件乐事,极大的乐事。 我大半生也是要求事事称心如意,不知道问心无愧的道理,到晚年才体会出这种道理
赞!探生命美学 高中生暑假法鼓“心游记” 营主任法鼓文理学院校长惠敏法师与同学们分享,“整洁”、“协调”是美学、美感的两项重要要素;传承是人的特点,最大的价值,就是他在哪里,哪里就像是一处学校,所以即使是喝咖啡、散步,也能规划成一项“课程”;期望学员将营队所学,重现于所在的场域,随时随地帮助自己与他人学习。 感恩谢许英基金会、法鼓文理学院学生的赞助与执行,佛教学系系主任果晖法师在营队圆满前夕,以代表愿愿相续的“传灯”为学员祝福。在颁发结业证书时,并亲自弹奏由弘一大师谱曲的〈三宝歌〉、作词的〈送别〉,祈愿三宝加持营队的学员、队辅与义工,平安、健康、幸福、快乐
专门为高品味人士以及高要求商旅人士订制的、以禅文化为主题的精品酒店。 厦门如是酒店坐落于金榜公园西大门边,门前就是文屏路(又名文曾路)----一条穿越厦门市中心最美丽的山间道路,直通环岛路。离火车站仅1公里,门前可直上环绕厦门的高速道----成功大道,到机场仅15分钟,到轮渡5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