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rxiv
如果你周遭有需要做研究、发表论文的朋友,你应该多少会在他的脸书上看到一些贴文是关于特定研究论文的。你有帮这些贴文按过赞吗?若一个研究贴文获得越多的赞,是否表示这个研究会更有学术影响力? 有研究者真对这个议题进行探讨,在第一个实验中,他们分析了三百则分享再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Knowledge上的稿件获得多少人在脸书上推荐。会出现在这个平台的稿件,有很多的稿件未来会出现在正式的期刊中
近日,据媒体报道,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在生物学论文预印平台bioRxiv上发表声明,根据系统学、分类学和惯例,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 同时声明指出,人类感染SARS-CoV-2的临床表现尚待确认,SARS-COV和SARS-CoV-2的人畜共患病传播,凸显了对整个病毒类群进行研究的需要。 据悉,11日在日内瓦的国际会议上,WHO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目前爆发的新冠病毒正式命名为COVID-19,它将取代之前流传较广的2019-nCoV名字
随着各国在与冠状病毒的斗争中日趋激烈,各国科学家正在加速对流行状况和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根据论文查重系统算法降低重复率? 在世界一流的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时间短于一个月以上,因为这些论文与新冠状病毒有关! 《自然》杂志主编马格达莱纳·斯基珀(Magdalena Skipper)解释说:“必须尽快提供科学信息,但在大流行期间也要尽快进行评估。” 已预打印了1581条有关medRxiv和bioRxiv服务器的Covid-19研究文章
近日,人工智能新药研发公司Insilico Medicine宣布运用其专利的AI药物研发平台,设计了新冠病毒的3CL蛋白酶靶向小分子的结构。借助生成化学方法,该公司能以分子的特定性质作为生成条件,设计出众多具有各种特性的分子。接下来,该公司将运用自有资源,及国际大型公开研究平台的各团队,合成并测试其中100个分子,推进相关药物研发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简称“基因组所”)与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在预印平台bioRxiv在线发表题为“The Taxus Genom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Paclitaxel Biosynthesis”的研究论文,揭开植物“大熊猫”红豆杉的基因密码,是世界首个红豆杉参考基因组。研究还首次揭示了著名抗癌物质――紫杉醇的合成基因在红豆杉染色体上的分布规律,发现了首个紫杉醇合成基因簇。 红豆杉是我国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