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j
6月28日,Web of Science发布了2021年《期刊引证报告》,其中《计算材料学(英文)》(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的影响力稳步增长,在材料科学-综合类全部346种期刊中排名第33,位居前10%。《无机材料学报》影响力继续稳步提升。 计算材料学(英文)》作为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重点期刊,在注重保持期刊高影响因子的同时,不断提高年发文量,实现综合影响力的提升
量子纠缠效应是量子技术的核心,可以退去微观粒子(如电子或原子)的个体独立性,并在彼此间建立起良好的关联性,在宏观量子现象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量子纠缠态极其脆弱,任何微弱的环境扰动都可以破坏掉纠缠特性。通常纠缠相关的研究都选择在低温下开展,以隔离外界环境的扰动,却也限制了纠缠的应用
近日,应理学院副院长龚尚庆教授邀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项国勇教授和山西大学贾晓军教授来校访问,分别为师生们作了题为“量子精密测量”和“多组分连续变量纠缠态制备”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物理系副系主任钮月萍教授主持。 报告会上,项国勇教授首先介绍了当前量子精密测量的研究现状,随后阐述了他利用量子反馈、自适应测量以及集体测量等方法高效实现量子参数估计精度方面的研究工作
经过8年艰苦不懈的努力,近期,开云官网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教授李天晴、季维智院士团队在帕金森疾病治疗方法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 团队开发出了用于帕金森疾病治疗的可持久稳定分泌多巴胺的基因工程化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大鼠和猴帕金森模型后,通过恢复纹状体多巴胺水平,所有的帕金森疾病动物快速(2周左右)恢复其运动和非运动障碍缺陷。通过1次移植,长达5年结果的评价证明了该方法治疗帕金森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帕金森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新策略
经过8年艰苦不懈的努力,近期,开云官网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教授李天晴、季维智院士团队在帕金森疾病治疗方法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 团队开发出了用于帕金森疾病治疗的可持久稳定分泌多巴胺的基因工程化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大鼠和猴帕金森模型后,通过恢复纹状体多巴胺水平,所有的帕金森疾病动物快速(2周左右)恢复其运动和非运动障碍缺陷。通过1次移植,长达5年结果的评价证明了该方法治疗帕金森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帕金森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