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国
社会主要矛盾的三次变化分别是: 1、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2、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法国《世界报》网站8日发表题为《“美国制造”的新攻势令欧盟国家很恼火》的报道称,拜登和欧盟有着同样的梦想:通过气候转型让工业重新本土化。然而美国和欧盟各国都有自己的政治小算盘。全文摘编如下: 现在又到了大西洋两岸争吵的季节了,不过方式有所不同
Busch(普旭)是一家为全球提供真空泵、鼓风机和压缩机的生产厂商。Busch(普旭)创建于1963年,公司专注于真空泵及低压泵制造领域,50多年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遍布于42个主要工业国,拥有60多家分公司以及分别在德、瑞、美、英、韩、捷克创建了6家现代化制造工厂的公司。在真空系统领域,Busch(普旭)有着丰富的建造经验、专业的知识和极为广泛的服务网络,为全球的客户们提供工业真空和正压技术解决方案
70年,只是人类历史中的短暂一瞬,中国发展却实现惊人跨越。按不变价计算,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74倍,从积贫积弱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奇迹”举世瞩目。 70年,中国经济体格逐步强健
激光切割机现如今已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设备,再然后,随着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向中国转移,我国数控激光切割机市场需求年增长速度达到50%以上,数控激光切割技术更以其柔韧性和灵活性在薄板加工领域逐步取代了传统加工手段。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激光切割技术及装备从无到有,已逐步形成一定产业规模。 数控激光切割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尤其是柔性加工(无需开模)等优点,成为钣金加工技术发展的方向
发展历程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国际经济关系的最初形式,是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早在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国际间的商品交换较前频繁。16世纪~18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地理大发现、殖民地的开拓和资本原始积累的进行,国际商品交换有了相当发展,并出现了国际分工的萌芽
为期3天的第33届八大工业国(G8)高峰会于德国当地时间8日下午闭幕,八大工业国包括美国在内同意于2050年前减少50%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联合国也应领导世界各国在2009年前完成谈判,协调京都议定书2012年失效后的全球温室气体减量策略。德国总理梅克尔坦承,工业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气候保护的确有歧见,不过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失效后,工业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只占全球的30%,剩下的全部来自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先前对于京都议定书始终拒绝签字的美国政府,这次不但在八国高峰会中同意温室气体减量计划,同时布希总统也在5月底公布美国有关气候变迁的长期战略,这让外界相当好奇布希政府在气候变迁问题上的立场是否已经出现转变? 实践大学学务长、通识教育中心专任副教授赖岳谦8日接受央广新闻部专访时分析指出:美国先前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主要有2个原因,第一、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如果接受京都议定书,每年的国内生产毛额(GDP)成长将减少0.5%至2%,也就是说将减少500万到2000万个工作机会
现在在汽车市场当中,美系车、日系车还有德系车和韩系车等等,它们彼此之间的竞争是都是很激烈的。在这几个车系当中,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德系车了。德国是一个技术很强的工业国,它生产制造出来的汽车都是非常棒的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批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和全球贸易体系后,美国政府官员周日继续开火。目前美国正和中国进行贸易谈判,同时在与加拿大和墨西哥重新协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简称NAFTA),在此重要时期,上述举动进一步加剧了美国与主要盟友之间的紧张关系。 七大工业国(Group of Seven 简称G7)于加拿大召开的峰会周日闭幕,并发表了一份强调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的联合公报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作品《异类》为我们介绍了如今已广为人知的一万小时理论——一个人若想在某个领域成为世界级水平,他的练习时间必须达到10000个小时。一万个小时有多长呢?相当于每天练习3个小时,不间断地持续10年。 作者例举了众多传奇人物的早年奋斗经历,其中有两位人物我们比较熟悉: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和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