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ezoelectric
2022年2月8日,日本工程院第41次理事会通过,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李敬锋教授当选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李敬锋教授于1991年获日本东北大学博士学位,1992-2002年历任该校助理教授、副教授,2002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至今,长期从事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工作,特别在无铅铁电压电陶瓷与热电材料及其微器件技术等研究方向取得一系列原创成果,发表论文500余篇,被引23000余次(H因子79),多次在重要国际会议上做大会邀请报告,出版专著‘Lead-free Piezoelectric Materials’(Wiley出版社)等3部。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资助,现任Journal of Materiomics主编、《硅酸盐学报》副主编、国际热电学会理事,美国陶瓷学会会士、IEEE国际铁电委员会委员与Symposium Chair、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
皮肤科 王修含 医师 (台大医院皮肤部 皮肤高频超音波特别门诊负责医师) Q: 超音波除了做影像检查之外,还可以用来减脂吗? “超音波”又称为“超声波”,在物理定义上,超音波属于一种声波,也是一种机械波,人类耳朵可听到的声波频率介于20~20000 Hz之间,因此频率大于20000 Hz的声波称为“超音波”(ultrasound),而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则称为“超低频音、次声、次音”(infrasound)。 超音波的研究历史,可追溯自1880年居礼兄弟Jacques Curie (1855-1941)与Pierre Curie(1859-1906)发现“压电效应”(piezoelectric effect)(注:Pierre Curie的妻子正是著名的居礼夫人)。他们发现石英(quartz)等矿物晶体受到压力时,因体积发生变化,晶体表面会出现微小的电荷,若将这种晶体放在电场内,则会出现体积变化,因此这种压电现象是可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