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 王修含 医师 (台大医院皮肤部 皮肤高频超音波特别门诊负责医师)

Q: 超音波除了做影像检查之外,还可以用来减脂吗?

“超音波”又称为“超声波”,在物理定义上,超音波属于一种声波,也是一种机械波,人类耳朵可听到的声波频率介于20~20000 Hz之间,因此频率大于20000 Hz的声波称为“超音波”(ultrasound),而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则称为“超低频音、次声、次音”(infrasound)。

超音波的研究历史,可追溯自1880年居礼兄弟Jacques Curie (1855-1941)与Pierre Curie(1859-1906)发现“压电效应”(piezoelectric effect)(注:Pierre Curie的妻子正是著名的居礼夫人)。他们发现石英(quartz)等矿物晶体受到压力时,因体积发生变化,晶体表面会出现微小的电荷,若将这种晶体放在电场内,则会出现体积变化,因此这种压电现象是可逆的变化。当晶体受到压力,造成体积变化而产生电压时,称为“正压电效应”,反之若因电压造成体积变化,则称为“逆压电效应”。这类具有压电效应的物质,则称为“压电材料”,压电材料除了天然晶体,亦可以人工合成。这种可将能量在电能与压力之间转变的性质,称为“压电特性”(piezoelectri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