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望月
新华社天津9月7日电(记者周润健)中秋节和教师节即将来临,巧合的是,两节同时出现在9月10日这一天。天文科普专家表示,这两个节日出现在同一天,这种“巧合”本世纪仅有三次,实属罕见。 中秋节与教师节上演“喜相逢”,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解释说,依据太阳变化规律制定的历法称之为阳历,而根据月亮变化规律制定的历法称之为阴历,结合此二者所制定的历法即为阴阳历
每年的阴历最后一天都叫作大年三十,虽然有时候不是农历三十,比如今年是农历二十九,但是因为三十居多,也算是约定俗成,在中国传统风俗上就把这天叫做大年三十。 细心的人们翻开日历会发现,今年是没有大年三十这一天的,日历上,年二十九的下一天就是春节了。那是因为2016年是个闰年,有366天
8月28日和29日,“双星伴月”的天象将在夜空上演。美丽的“月姑娘”将再次来到太阳系的“巨无霸”木星和“指环王”土星身旁,构成今年的第4次“土木双星伴月”。 北京古观象台王玉民博士介绍,与前几次一样,这次“双星伴月”发生时,月球先从木星的右侧接近
农历新年将至,不少人发现去年的除夕是腊月二十九,今年的除夕是腊月三十。年三十为啥时有时无?是否有规律可循?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我国农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定义的,称之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53天,并非整数,而一个月的天数要用整数表示,因此有时是小月29天,有时是大月30天
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26年称“己丑年”。以下各个公元年份,年份数除以60余29,或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6,除以12的余数是2,自当年正月初一起至次年除夕止的岁次内均为“己丑年”。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袁可立)戊子(1588年)举于乡,己丑成进士
2022年春节为什么没有大年三十呢?大年三十去哪儿了? 为什么今年没有大年三十呢?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成灼对此给予了说明,“这和我国独有的农历算法有关。” 原来,公历的一个月,有的有30天,有的有31天,2月只有28-29天。而农历,也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