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责任
“消防”即消除防患(即预防和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偶然灾害的总称),当然狭义的意思是:(扑灭)火灾的意思。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火灾也随之增加,而消防治理、消防技术又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数千年的人类历史证明,消防是世界文明进步的产物,社会愈频繁,防范和治理火灾的消防工作愈显重要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应急管理部关于加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责任企业人员处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推行安全生产承诺制,严格落实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安全生产责任,强化责任人员失信惩戒,有效防范安全生产风险,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意见》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刚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2019年工作要点》正式印发。2019年建筑业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可谓前所未有! 关于资质改革: 进一步简化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设置,减少申报材料。 启动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告知承诺制审批试点
8月25日下午,省建筑市场管理协会泰州地区会员单位座谈会在我市召开,省建筑市场管理协会会长汪士和、泰州市建工局建管处以及泰州四市二区建管局、相关建筑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市建设局局长陈学俊致欢迎词。陈局长指出,兴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全市的建筑业发展与管理工作,始终以服务企业发展、壮大企业规模为目标,以提升企业资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己任,走出了一条管理树形象、服务促发展的新路子
12月17日,省住建厅继日前印发百日安全生产整治行动方案后,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百日安全生产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切实做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百日安全生产整治工作,确保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通知》指出,开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百日安全生产整治行动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稳定安全生产形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各级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建筑施工、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等行业领域,紧盯风险隐患突出的企业,抓住完善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这一关键环节,在落实上下功夫,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财联社10月14日讯,中设股份澄清公告称,事发路段为公司2005年设计的无锡市北环路(通江大道-新312国道)新建工程,该路段于2011年变更为342省道,后来又与312国道并线。初步认定,“上跨桥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公司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参与了事故调查,同时在公司内部开展了设计自查,自查结果表明设计完全符合各项规范要求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在电视或者新闻中看见交通事故,有当事人立马报警的,也有当事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离开现场的,那么交通事故发生后是不是一直不离开就不算逃逸呢?那么交通肇事逃逸是什么呢?接下来大律师在线的小编带您了解相关内容!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 分为两种情况: 1)人和车都在事故发生后逃离事故现场;2)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人逃离事故现场。 1、情节轻微,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终生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逃逸作为定罪情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张英律师,毕业后任贵州权衡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2022年任贵州权衡(册亨)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执业期间,办理了大量刑事案件,包括黔西南州多起涉黑涉恶案件及其他重大疑难案件;还办理了大量故意伤害、诈骗、偷越国边境、重大责任事故罪、非法采矿罪、非法拘禁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等案件;为刑事案件当事人争取取保候审和缓刑。民事案件主要办理了民间借贷、离婚纠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合同纠纷、人身损害纠纷、侵权责任纠纷、债权债务纠纷等涉及人身及经济类纠纷及部分行政诉讼案件
行车上路难免遇到意外状况,其中最怕的就是碰到不愿心平气和讲理的驾驶!其实遇到车祸,在双方各执己见、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不如放宽心等到警察做完记录后,再让事故责任交由权责单位来裁判,这才是讲道理的作法。 当然,遇到状况时,心情难免也会受到影响,就连担任过警察职务的驾驶也是如此。 一名澳洲的前任警察Ken Olsen,在上周日驾驶自己的Pickup,路上就遇到了一名疯狂的驾驶、意图拦路找碴
日前,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发布2023年1月全省终生禁驾情况,全省69人因酒驾、醉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或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将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禁驾”,彻底结束驾驶生涯。 据统计,在69人中,有45人是因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被终生禁驾,24人是因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被终生禁驾。这69人中,有4人是00后,最小的2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