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12月22日,由正规十大娱乐网站、平谷区政府共同主办的北京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智研究院”)启动仪式在北京市平谷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平谷农科创”)举行。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北京市平谷区区委书记王成国,国家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处长许增泰、国家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调研员厉建萌、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刘敏华、北京市委农工委委员周洪生、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马辉等出席启动仪式。会议还邀请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翟虎渠教授,中国工程院赵春江院士、胡培松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助理陈昆松教授等专家出席,并进行了专家聘任及专题学术交流活动
周清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获得者、农业农村部农业遥感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国务院资源环境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从事农业遥感基础与应用研究。近10年来,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系统农业应用”项目,大幅提升了国产卫星在作物估产、灾害监测、高标农田、轮作休耕等监测精度和效率,核心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11月6-8日,由中国草学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承办的“2017中国草学会年会”在广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从事草业科学技术工作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相关企业和从业者近800人参加了会议。此次年会立足现代草牧业绿色发展、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是全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草业科技创新大会
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是简称推免生,是指可以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推免按时间排序是:交叉、本系直博、本系直硕、外推、工硕。每年推免报名申请的时间为大四上学期9月初到9月末
发布人:日期:2023年03月03日 15:05浏览数: (供稿 科技处)3月1日,由我校牵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云南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共同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重大项目“鱼类远缘杂交分子遗传规律研究”启动会在广州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农业动物科学处处长任红艳、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李奎研究员、我校刘少军院士、副校长杨震出席了此次启动会。 任红艳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高度重视我国水产种业发展,希望项目组以本项目的实施为契机,为鱼类养殖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在基础研究领域回答科学问题,产出研究成果
上述网址可能因为时间长久导致更改或者停用,跳转一些违规网站!请理性对待。保护好自己财产安全。 网站简介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草地贪夜蛾正逐步迁入黄淮海夏玉米区,我国草地贪夜蛾的重点防范区的监测和防控任务形势严峻。为探索草地贪夜蛾在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区的防治及配套技术,推广绿色安全、环境友好的种植模式,保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草地贪夜蛾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19YFD0300105)顺利实施,2020年7月18-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张杰研究员,项目首席专家张永军研究员,技术指导专家王振营研究员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封洪强研究员莅临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示范基地,了解草地贪夜蛾在河南省的发生、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相关工作。 草地贪夜蛾自2018年底入侵我国后,对玉米等粮食作物安全生产构成重大威胁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张春义、王磊研究员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云六先生作序,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及四川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多年从事生物技术、作物育种、人体营养等方面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有关专家联合编写的《生物强化在中国》一书,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向全国发行。该书是我国首部生物强化方面的专著。 生物强化是近年来作物育种的国际前沿领域,代表新的学科发展方向
200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2009年至2014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担任Research Fellow,2014年以后就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目前担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以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Toxins》、《Scientific Report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等SCI期刊的审稿人。 主要研究领域:从事植物健康与食品安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1)真菌毒素合成调控机制以及防控技术开发;2)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3)病原微生物为害机制;4)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吉林省特产学会经历七届理事会。理事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所长李光玉兼任,秘书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副所长李滋睿兼任。学会下设:毛皮动物、茸鹿、药用植物、特种果树、特产品加工五个专业委员会,会员遍布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