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能源
导读:中国作为碳排放大国之一,在低碳之路上做出全球表率,有实力也有责任。在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指导下,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认证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和上海交大中英国际低碳学院与国家级行业专业机构合作创建的中国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 中国在巴黎协议上承诺:到2030年,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 2005 年下降 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0%左右
本文摘要:近日开会的福建省节约能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该省今年将对重点企业积极开展“三色”节约能源监管试点。全省节约能源工作的目标是,单位GDP能耗上升到0.844吨标煤/万元,比上年上升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到1.27吨标煤/万元,比上年上升3.5%。福建省政府节约能源筹办主任胡渡南说道,福建省目前一次能源自给率只有38%,所以必需大力前进节约能源、降耗和增效
在所有的预测中,煤炭都将逐渐失去市场份额,而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在所有预测中都将快速增长。不过,大多数的预测都认为,到2040年无法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来实现能源结构的彻底转型。 全球能源格局正在迅速发生变化,现在业内外争论的焦点在于变化速度能有多快、程度能有多大
12月28日,据中国石化新闻办消息,中国石化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国能源展望2060》,这是中国石化首次公开发布能源中长期展望相关成果。研究成果显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预计2030-2035年达峰,峰值约60.3亿吨标煤,2060年降至约56亿吨标煤,预计我国能源活动相关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达峰,剔除原料用能的固碳部分后,峰值约99亿吨,2060年降至17亿吨,将通过CCUS、碳汇等实现碳中和。研究成果为我国能源行业科学谋划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视角、新方法
4月28日,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下称“电规总院”)在京发布《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8》(下称《报告》),对2018年我国能源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梳理、综合归纳,并针对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行动建议。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中国能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周厚贵,江苏省能源局副局长袁焕明,江西省能源局副局长刘静,河南省能源局副局长丁志强等嘉宾,以及来自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地方能源主管部门等100多家单位的逾300名代表共同见证《报告》发布。 《报告》显示,去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生产总量均有所突破
作为最具潜力的传统能源替代者,页岩气领域正掀起一场跑马圈地运动。昨日,湖南华晟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长沙成立,这是由华菱集团牵头,联合湘煤集团、湖南发展(000722)集团共同打造的省内页岩气开发主平台。也预示着钢铁公司紧随石油、煤电巨头之后,开始谋划在页岩气市场大展拳脚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开发※建设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开发建设工作。 通知称,结合各省级能源主管ㄨ部门报送信息,2020年风电平价上网项目装机规模为1139.67万千瓦、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装机规模为3305.06万千瓦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记者雷敏)记者26日从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举办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我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快速进步,成本持续下降,经济性显著提高,未来发展空间无限。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比重持续提升,能源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到2018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8.4%,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6.7%,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提高至12.4%,清洁低碳的绿色能源体系已初具规模
本文摘要: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 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刚刚,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负责人对《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进行了解读。 我国在推动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方面,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快转变,2019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3.4%,比2012年提高8.9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5%左右的目标。 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了煤、油、气、电、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均居世界首位,2019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39.7亿吨标准煤,能源生产能力的提升为保障能源安全提供了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