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事业
11月8日,由西北工业大学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牵头,联合集团公司四院、六院及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共同发起组建的航天动力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揭牌,同时成立了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届理事会并召开了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小筑,校长汪劲松,副校长宋保维、何国强,纪委书记张海兰;集团公司总部有关部门、四院、六院,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有关领导参加会议。 雷凡培、汪劲松当选为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并共同为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5月21日-25日,数学-物理-生命-马克思-化工学院分校发展对象培训班开展“红色校园行”见学点参观活动。 培训班所有学员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参观方式,通过观看视频党课和云端讲解形式及线下亲自参观感悟,学习每个见学点背后的故事。在“星辰追梦”见学点,感悟哈工大在祖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卓越贡献;在“校训基石”见学点,汲取爱国、求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在“问天树”见学点,深刻领悟校训精神;在“科技之光”见学点,追寻国之重器涌现、杰出人才辈出背后的红色基因
两千三百年前屈原上下求索、仰首问天, 他沉潜多思、思想活跃、想象丰富、超卓非凡, 有“千古万古至奇之作”赞誉的《天问》令世界震撼。 为了探索宇宙梦想的早日实现, 我们的祖先创作了许多空中飞行的科幻, 在宇宙探索中不屈不挠的试验, 中国人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不朽的“万户环形山”。 为早日实现探索宇宙的夙愿,我们快马加鞭, 1956年是新中国导弹梦、航天梦的元年, 1970年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九天, 北斗全球组网已经顺利实现, 玉兔号巡视月球、嫦娥采集月壤顺利回返, 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祝融号火星车征程十分圆满, 30年来把16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完成15次登天, 空间站建造的12次发射任务已经全部收官, 天和、问天、梦天三舱“T”形构造和三艘载入、货运飞船, 是太空实验室和温馨的家园,三次太空授课的学员何止亿万
2010年4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科动漫频道与北京神舟航天文化创意传媒中心在京联合举行了“中国航天动漫战略合作”主题发布会,现场通过高新数字技术 手段,以新颖独特的视听方式诠释了中国航天文化所带来的创新价值。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孟瑜磊副总经理、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原 民辉所长等领导共同出席并见证了双方战略合作的正式启动。 中央电视台新科动漫频道与北京神舟航天文化创意传媒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开办《航天时空》栏目
5月13日,西安轻工业钟表研究所有限公司(简称:钟表所)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岩民带队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空间天线技术研究所(简称:天线所)会晤交流。 座谈会上,天线所所长吴春邦表示,航天工程作为国家战略,感谢多年来钟表所的支持。副所长马小飞对任务的设计理念、应用情况和发展规划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后续双方合作提了要求,天线所综合计划处、质量处相关负责人对业务情况做了介绍
12月5日,2019中国暖通与舒适家居产业发展论坛暨2019中国供暖行业品牌评选活动在盛大召开。四季沐歌受邀出席本次活动,并在现场协会领导、专家、经销商、工程商、服务商、企业代表以及的下 12月5日,2019中国暖通与舒适家居产业发展论坛暨2019中国供暖行业品牌评选活动在盛大召开。四季沐歌受邀出席本次活动,并在现场协会领导、专家、经销商、工程商、服务商、企业代表以及的下,凭借整合全球的先进科技与制造能力、服务实力,与威能、菲斯曼、博世等企业一并入选“2019燃气壁挂炉十大领军品牌”
航天科技集团凝聚青春力量 践行“三严三实” 6月2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袁洁为集团公司各单位1500余位专兼职团干部讲授了生动的“三严三实”专题党课,以切实在共青团系统贯彻落实好集团公司“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共青团青年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袁洁在题为《践行“三严三实” 凝聚青春力量 勇敢担当起时代赋予共青团干部的使命责任》的党课中,谈了自己对“三严三实”的认识和体会,并结合共青团青年工作实际以及其对团干部自身成长的思考,与大家进行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团干部对“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的认识,增强了大家对“严”和“实”是航天事业发展的灵魂和生命的理解。 在阐述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大意义时,袁洁指出,“三严三实”是***人“质”的规定性,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本真”
根据学院党委“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重点工作安排,3月27日下午,测绘系党总支组织全体教师在西四合班教室观看《全省“改革开放、奋发有为”大讨论报告会》。 改革先锋、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景海鹏,以学习、成长、训练、飞天的经历,讲述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创新,就没有今天的航天事业,没有拼搏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不可能使航天事业快速发展;深圳市政府党组成员、前海深港合作区管理局局长杜鹏讲述了前海深港合作区人敢于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瞄准建设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战略平台的目标,取得的一系列可复制的经验做法;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杨建华,讲述了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通过领导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最终形成适合先进院学术格局的发展模式;太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祥明,详细介绍了太钢集团坚定政治立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改革创新,全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经验做法。 四名同志的报告,立足各自工作岗位,为推动改革开放作了大量工作,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60年前,603基地成功发射我国第一枚T-7探空火箭,开启了603基地发射探空、气象、生物火箭试验的先河,为我国以后的返回式卫星和载人航天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60年2月19日,中国第一枚探空模型火箭在上海南汇老港一飞冲天,吹响了航天人在黄浦江畔奋斗的号角。为满足后续火箭发射回收的需要,1960年3月,航天人选址安徽广德开始建设603基地,历时三个月建成并启用
8月20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馆与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联合出品,金昌市委市政府协拍的国内首部以航天科技为内容的科普巨幕电影《火星使命》在甘肃省金昌市人民文化广场举行开机仪式。中国科学技术馆党委书记、副馆长苏青,航天宣传文化站站长、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主任王欣阁,中共金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华出席开机仪式并致辞。 影片《火星使命》以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大背景,以中国载人航天昂首步入空间站时代为主基调,以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大型试验项目“绿航星际”为创作蓝本,在以人类为地外生存做准备为主题的金昌火星1号基地取景拍摄,向公众介绍中国航天员在选拔、培养、训练和执行任务过程中的精彩故事、感人事迹,展示我国航天事业科技成果,弘扬科学家精神,彰显我国航天工作者伟大的航天精神和爱国情怀,对激励公众树立中国梦、航天梦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