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030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以电能、电气与电子设备和电气、电子与网络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学科,它是介于土建和电气两大类学科交叉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围绕社会经济发展所开设的紧缺本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综合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建筑电气开发、工程设计及工程应用能力,以及智能建筑和智能小区的设计、规划、施工、管理能力,能够在建筑行业中从事建筑电气工程和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监理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目的了解肿瘤间质比(TSR)在乳腺癌预后的评估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收集120例乳腺癌病人肿瘤组织标本经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寻找肿瘤浸润明显区域3个视野寻找肿瘤细胞,取最高值。并随访病人的预后情况,分析TSR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关系及预后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34-1067/R。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76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 蚌埠医学院学报现有蓝木包括基础医学、大学生科技园地、临床医学、祖国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综述、短篇报道等
目的分析骨折病人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骨折部位、骨折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出现深静脉血栓(DVT)的关系。方法收集因骨折住院的病人35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再划分为A组(ISS ≤ 16分,n=178),B组(ISS>16~ < 25分,n=62)和C组(ISS ≥ 25分,n=110);根据病人治疗期间是否出现DVT分为DVT组(n=32)和非DVT组(n=318)。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100名作为对照组
为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升“课程育人”效果,2021年6月9日下午,应用数学系开展了以“课程育人”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本系全体教师参加了研讨会。 会前,老师们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和所授课程的特点,从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案例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并撰写材料。 研讨会上,各位老师纷纷阐述自己的教学心得与感悟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于2003年首次招生,经过十几年的办学积累,专业办学基础得到夯实,办学质量不断提升,是安徽科技学院卓越工程师项目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电子系统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以及信息获取、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工程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理论与编码、通信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子系统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开发等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22年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要求,提升我院研究生生源质量,切实优化生源结构,2021年10月13日我院法硕中心陈岷副主任带领石彩霞、王士娟两位工作人员赴安徽建筑大学进行招生宣传。 陈岷老师一行,针对意向考研群体,与其他兄弟院校一起,采取PPT宣讲、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答疑等方式,开展现场招生宣传活动。会上,陈岷老师具体向参会学生介绍了我院基本院情、研究生教育师资力量、培养模式、奖助体系、招生政策等
值此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我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厦门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大学。100年来,学校秉持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形成了“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近期有部分女同学反映在前往高铁南站方向时,在我校东南院墙外围(此地绿化带比较茂盛,晚上挡住部分光线),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可趁之机。请各位老师在开班会时提醒同学,尤其是女同学,在晚上外出前往高铁站方向时,不要一个人单独前往,如果确实需要,请尽量多人结伴而行,一旦遇到情况,一定要沉着冷静,及时拨打报警电话(3176110或110)。春天来了,如果同学们外出组织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切不可下水游泳
专业概况:本专业1995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我校传统优势专业之一,现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开设有“金色农华班”等企业冠名班。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作物栽培、作物育种、植物保护、农业推广和农业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中等职业学校、农业企业、农业科研院所以及政府部门从事现代农业教学、生产研发、经营、管理和技术推广等相关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农科人才。 主要课程:遗传学、农业微生物、土壤肥料学、作物栽培技术、作物育种技术、植物保护技术、种子生产技术、农业推广学、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产品安全与检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