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
随着这几年经济的不断发展,直线模组品牌之争,靠的是自己的产品优势和服务优势,直线模组产品优势无外乎包括了产品质量,产品精度等特质是否达标,服务优势包括了客服,采购咨询,售后等等。 在市场竞争中,要占据优势地位,还要有创新力,有创新才能与众不同,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标新立异,在直线模组渐趋大众化的市场鹤立鸡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带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行业领域内的领航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更具备突出地位。 直线模组的创新要从应用实践中找到灵感,从用户反馈的问题中总结经验,依赖于国内先进科学技术,引进来,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因地制宜,在更新换代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2022年12月8日,行星科学科技名词工作研讨会在线上召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魏勇副所长、张辉研究员、科教融合部宋玉环主任,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张晖副主任、审定二处史金鹏副处长以及来自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地球化学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所和高等学府的30多位专家参会。 会上,张晖副主任首先感谢与会专家对科技名词工作的支持,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国家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历史沿革以及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流程,最后希望科技名词工作能够为行星科学的学科建设作出一份贡献
8月29日,2019 第六届中国设计年度人物大会暨金鹰设计大赛盛典在深圳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会,是提升设计产业、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行业盛会,是中国建筑装饰及设计领域的前瞻性行业盛事。 会议中针对不同类别的设计项目、设计机构、设计人员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奖项评选,其中由中奥传媒设计的长春市消防科普馆凭借科技创新、专业性强、综合度高等特点荣获“2019中国建筑装饰金鹰设计大赛金奖”
常州市统一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是中国干燥行业提名企业之一, 中国干燥行业协会会员、中国制药装备协会会员、信用(合同)AAA级企业,资信等级 AAA级,2011年,2014年连续被评为常州市知名商标称号。本公司专业生产:干燥设备、干燥机、烘干设备、烘干机、化工机械、化工设备、制粒设备、 混合设备,提供各种脱水蔬菜干燥机、污泥干燥机、煅烧干燥装置、网带干燥机、闪蒸、盘式、喷雾、流化床、桨叶、气流、真空、沸腾、烘箱、热风炉、散热器等 设备,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食品、饲料、电子等行业的除湿干燥,提供设计、制造、调试一条龙优质服务。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严格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规范管理,积极创建企业文化,不断吸纳各方面高素质^人才加盟,加快创新,提升服务,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综合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001年进入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科技部确定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可发布综合类处方药广告的期刊之一。本刊创办于1956年,其前身是《苏医学报》、《南京医学院学报》,1996年随校名更改为《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本刊接受全国各医药高等院校及医院教学、医疗、科研人员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方面的论著、科研简报、技术方法、经验交流、短篇报道、病例报告等
8月30日,青海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科研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多巴基地举行,同时还进行了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授牌及聘请名誉研究员、客座研究员颁发聘书式。国家体育总局、台北市立大学、德国美因茨大学、青海体育局、青海省科技厅、青海高原医学研究院、广西五洲交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以及省内外体育院校和科研院所100余位领导、专家及相关人员出席了签订仪式。 青海省体育局张宁局长在签订仪式上说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育与科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科技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持
2023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简称年会)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大会旨在促进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学技术发展,推广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技的普及,推动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学技术队伍的成长,扶植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产业的创新提升,为会员和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技工作者搭建学术资源交流平台。 年会将于2023年7月14日-16日在哈尔滨举办
实验室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实验室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各类实验室建设数量不断增加。从实验室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生物制药、疾控、环监、产品质检、药品检验、血站、畜牧、医院、企业等行业,实验室废水排放量不大,为相对独立的事业单位,区域分散,其污染易于被忽视。 0.5m³/h 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采用预处理、酸碱高效中和反应、强化絮凝捕捉、高精度过滤吸附、催化氧化消毒工艺处理实验室废水
谯仕彦,男,汉族,四川省阆中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创建了猪高效低蛋白质日粮技术体系和畜禽饲料中大豆蛋白源高效利用技术,研制了新型饲用氨基酸、微生态制剂和抗菌肽15种,研发了猪无抗生素低蛋白质饲料技术,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奖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20余篇;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25件,美国发明专利1件;主持制修订国家标准6项
张松斌教授,博士生导师,16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青年项目,全国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快报/中国物理B/物理/物理学报四刊联合青年编委。2007年四川大学物理学本科毕业,201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11-2015年先后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德国马普所及自由电子激光科学中心等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底加入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原子分子超快光物理,在原子分子结构、电子原子分子碰撞、重离子碰撞以及超快强激光场/阿秒脉冲/x射线等极端光源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等方面开展了比较深入的理论研究工作,已在本领域国际主流学术期刊Phys. Rev. Lett.等发表研究论文六十余篇,其中Phys. Rev. 系列三十余篇;Phys. Rev. Lett./A/B/E/M,J. Phys. Chem. Lett. 等二十几个期刊的审稿人,海外优青/青年长江/面上/青年基金等项目的函评专家,相关工作已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以及国防科工局科学挑战计划专题项目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