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法
《中国大历史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者倡导“大历史”(macro-history),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纳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IEEETAC)是IEEE控制系统学会的旗舰汇刊,致力于发表控制理论、设计与应用方面的高水平论文,对理论水平要求极其高。IEEE TAC和IFAC会刊Automatica被公认为国际控制与自动化领域的两大顶级期刊,创刊于1956年,属于中科院Top期刊,是衡量各高校控制领域学术水准的标志性期刊。2019年IEEE TAC的SCI影响因子为 6.200 (2020年最新数据)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不等式”一章的内容,是在学完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本节内容具有变通灵活性、应用广泛性、条件约束性等特点,所以本节内容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学数学用数学的好素材二同时本节知识又渗透了数形结合、化归等重要数学思想,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知识目标:理解两个实数的平方和不小于它们之积的2倍的重要不等式的证明及其几何解释;掌握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定理的证明及其几何解释;掌握应用平均值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 重点:用平均值定理求某些函数的最值及有关的应用问题. 难点:定理的使用条件,合理地应用平均值定理. 关键:理解定理的约束条件,掌握化归的数学思想是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 依据新大纲和新教材,本节分为二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讲解不等式(两个实数的平方和不小于它们之积的2倍)和平均值定理及它们的几何解释.掌握应用定理解决某些数学问题.第二课时讲解应用平均值定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为了讲好平均值定理这节内容,在紧扣新教材的前提下,对例题作适当的调整,适当增加例题.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又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学生能独立实现学习目标.在探索结论时,采用发现法教学;在定理的应用及其条件的教学中采用归纳法;在训练部分,主要采用讲练结合法进行.
2018年自考《普通逻辑原理》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当S与P的外延间具有真包含或反对关系时,并非SOP为 。 2.科学归纳法是在考察了对象与属性之间的 联系后作出结论的。 5.以“SIP或者SOP,并非SOP”为前提进行选言推理,可必然得出结论
课程教学目标 针对实际问题需求,进行数学建模并选择高效求解算法的训练,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主要内容涉及:面对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设计正确的求解算法、算法的效率估计、改进算法的途径、问题计算复杂度的估计、难解问题的确定和应对策略等等。本课程是算法课程的基础部分,主要涉及算法的设计、分析与改进途径,其他有关计算复杂性的内容将在后续课程中加以介绍